-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许多国家,自杀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精神问题。2000年,全世界约有100万人自杀,平均每40秒就有1人自杀。而在2004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1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成为15~34岁青少年的首位死因。 国内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1/3的中学生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的承认有自杀意念,9%的承认确实尝试过自杀。在日常生活中,媒体报道有关青少年自杀现象的报道更是数不胜数。如何预防自杀,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自杀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自杀现象及原因分析 [摘 要] 自杀作为一个沉重的话题已经广泛出现在青少年群体中,正在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作为青少年接触最广泛的家庭和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自杀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在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加以努力,从根本上杜绝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自杀现象;自杀意念;自杀预警;家庭;学校 Contents 自杀的基本概念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自杀现象 青少年自杀预警讯号 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结构的残缺 a.父母离异:双方都不愿抚养 (对人不信任,厌世心理) 双方争夺孩子抚养权 (遇到困难采取极端手段) b. 残缺家庭和松散家庭:容易消极、悲观 c.父母对子女疏于照顾:隔代教育 (惩罚父母的手段) 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2)不良的教养方式 冷漠型、专制型、溺爱型 (3)直接诱因 a. 与父母的冲突(激愤状态) b. 被虐待(尤其是受到性虐待的青少年) 青少年自杀的学校影响因素分析 (1)学校生活压力 学校的压力源: a.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b.同学之间的关系 c.成绩与考试 d.来自学校的批评与处罚 (2)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缺乏 (3)不注重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在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加以努力,从根本上杜绝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发生。 * LOGO 1、自杀的基本概念 2、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自杀现象 3、青少年自杀预警讯号 4、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5、青少年自杀的学校影响因素分析 个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表达自己终止生命的意思, 但没有采取伤害自己的行动。 各种故意自我伤害行为, 行为结果未引起个体死亡, 一定强度的死亡愿望是自杀未遂的必备条件。 各种故意自我伤害行为, 结果引起个体死亡。 基本概念 自杀死亡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身心发展特点 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勇敢与怯懦的矛盾 高傲与自卑的矛盾 思维再度出现自我中心,不能区分自己关心焦点与他人的不同所在。在心理上制造出了假想的观众,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欣赏与批评,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感到自责的时候,便感到别人也在责备自己,所以,常会有加倍的“疚罪感”。会沉溺于想象那些自己死后所留给后人的哀伤和后悔之中。 感觉 恶兆 行动或事件 改变 无望———事情不可能变好了,已经没有什么好做了,我永远都是觉得没有希望;害怕失控,害怕疯狂,担心伤害自己和别人; 无助,无价值感———没有人在乎,没有我别人会更好,过度的罪恶感和羞耻感,痛恨自己;悲伤;持续的焦虑与愤怒 药物或酒精滥用; 谈论或撰写有关死亡或毁灭的情节; 最近经历失落———因为离婚,分离,关系的破裂,或失去工作、金钱、地位、自尊; 失去对宗教的忠诚; 焦躁不安; 人格—退缩、冷漠、犹豫不决,或更为喧闹、多话、外向; 行为—无法专心; 睡眠—睡太多或失眠; 饮食习惯—没有胃口,体重减轻; 对于朋友、嗜好、个人清洁、性或 以往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后突然情况好转 言语—如流血流多久才会死; 威胁—如没多久我就不在这里了; 计划—安排事务,送走喜欢的东西; 自杀的企图—服药过量,割腕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科学定量的研究几个问题(辛涛).ppt
-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doc
- 教育系大一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调查---副本.ppt
-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010年.doc
- 教育学第六章习题.doc
- 教育学书本复习知识.doc
- 教育综合考前宝书——汇师狂背版.doc
- 金典语录与11月工作总结.ppt
- 浸透式法语教育启示.doc
- 经济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pt
-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第二课时》课件.pptx
- 人教版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六单元《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pptx
-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整本书阅读 《红岩》》课件.pptx
-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单元《2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第二课时》课件.pptx
- 人教版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整体设计》课件.pptx
- 人教版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四单元《第11课 五四运动》课件.pptx
- 外研版六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8《Unit 1 Do you often play with dolls》课件.pptx
- 2026年高考数学提能训练(二).pdf
- 2026年高考物理提能训练(三).pdf
- 2026年高考物理提能训练(一).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