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及文件系统.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核和根文件系统移植 一、移植环境 主 ?机:VMWare--Fedora 9 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 编译器:arm-linux-gcc-4.4.3 二、移植步骤 本移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比较详细全面的要参考MINI2440开发板提供的文档,目录如下:mini2440开发板\友善之臂编写或整理的参考文档\ni2440 Linux移植开发实战指南.pdf 下面开始移植:先做准备工作:在内核解压之后,给内核打上yaffs2补丁,使内核对yaffs2的支持 #tar -zxvf cvs-root.tar.gz #cd cvs/yaffs2/ #./patch-ker.sh c /root/my2440/linux-/ 1. 进入内核根目录修改Makefile使之编译成ARM平台 #cd linux- #gedit Makefile 在 193行 ARCH? ?= $(SUBARCH) CROSS_COMPILE? ?= 修改为 ARCH? ?= arm CROSS_COMPILE? ?=? arm-linux- 其中,ARCH 是指定目标平台为arm,CROSS_COMPILE 是指定交叉编译器,这里指定的是系统默认的交叉编译器,如要使用其它的,则要把编译器的全路径在这里写出 2. 拷贝,建立自己的文件 Linux- 本身已经包含了mini2440 的支持,这样就出现了重名。 那怎么办呢?在此我们依然使用MINI2440 这个名称,只不过在后面的移植步骤中,把原始内核自带的mini2440 代码部分直接删除就可以了,以免和我们自己移植的混淆了。 接下来, 我们注意到linux-/arch/arm/mach-s3c2440 目录下有个 mach-mini2440.c 文件,它其实就是国外爱好者为mini2440 移植添加的主要内容了,但我们不用它,把它直接删除。 将以前修改好的mach-mini2440.c复制到此目录下,要注意时钟、分区、机器码等的修改 3. 编译测试 在 Linux 源代码根目录下执行 //#make mini2440_defconfig ;使用Linux 官方自带的mini2440 配置 #make menuconfig 首先加载s3c24xx系列的通用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修改 罗列简单的配置,其它的默认 Kernel Features --- Boot options --- System Type --- 上面除了S3C2440 Machines(只选[*] MINI2440 development board)外,其它的S3C24XX里面都不选。 Device Drivers --- Graphics support --- Console display driver support --- [*] Bootup logo --- File systems --- [*] Miscellaneous filesystems --- * YAFFS2 file system support 4. 保存 配置完后将配置文件保存为.config,这样方便下次make menuconfig时默认加载上次配置过的文件 ? 5. 交叉编译内核 ? #make zImage #make uImage 如果没有任何错误,编译出来的内核在arch/arm/boot/目录下,文件uImage即是。 6. 将内核镜像文件uImage下载到Mini2440上测试 三、结束语 ??? Ok,新的内核移植成功,但是现在开发板还不能正常运行,因为还有各种设备的驱动和文件系统没有移植,这些将在后续的篇章中一一讲述。 嵌入式Linux之我行——Linux-在2440上的移植之文件系统 一、移植环境 主 ?机:VMWare--Fedora 9 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 编译器:arm-linux-gcc-4.3.2 yaffs补丁:cvs-root.tar.gz 这里下载http://www.aleph1.co.uk/cgi-bin/viewcvs.cgi/ Busybox:busybox-1.13.0.tar.tar yaffs制作工具:mkyaffs2image.tgz(友善提供) 二、移植步骤 1. 准备工作目录和进入工作目录 #mkdir rootfs //准备使用的根文件系统目录 2. 编译busybox生成文件系统所需要的应用程序 ?? 1)解压busybox源码,修改Makefile使之编译成ARM平台: #tar -jxvf busybox-1.13.0.tar.tar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