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过热原因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轴承过热原因分析.doc

进口轴承的故障   轴承的严重损坏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引起的,而是在几方面综合作用下,在恶劣的运行条件下产生恶性循环,导致轴承的严重烧损,因此在事故发生后,往往很难判断是由何种原因所致,也就给我们制定相关的措施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讨论方便,先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轴承发生故障的原因。   2.1轴承的非正常磨耗   2.1.1当轴承运用一段时间后,轴承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外圈、滚道等产生一定的缺陷、伤痕,造成轴承的润滑不良,引起轴承的发热,长时间的发热,会导致:(1)轴承润滑油的稀释。(2)加速材质的疲劳,硬度下降。由于以上原因,而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加速过热而使轴承烧损。严重的轴承内圈位移,滚动体失圆,冲撞生热,最终熔接在一起。因此在线上运行时,如发现轴承严重发热、冒烟时,不要停车,而应维持运行到前方站,因为此刻过热轴承处于熔化状态,一旦停车冷却后就再不能行走,堵塞正线。   2.1.2对机车轴承的给油保养十分重要,特别是给轴承适量的加油能保证轴承有良好的润滑作用,缺油和加油过多也都很容易造成轴承故障,油加少了容易造成轴承润滑不良而发热,加多了也容易造成搅拌过热,因此在保养中给油要适当,同时轴承的润滑油脂的清洁也十分重要,一旦油脂中掉入其它的杂质和水分,都会影响正常的游隙和建立必须的油膜。   2.1.3轴承的使用时间过长,超过轴承的使用寿命而容易造成材质的疲劳,加上强烈的冲击作用而使材质变形,使得滚子、滚道面产生剥离、碾片,从而造成润滑不良和振动加大。   2.2安装对SKF轴承的影响   2.2.1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间隙过盈量不符,也很容易造成轴承故障,过盈量大,很容易造成轴承内圈因过大的张应力而崩裂,过盈量过小,也很容易造成轴承内圈“弛缓”。   2.2.2轴承组装配合游隙配合不当,也容易造成轴承故障,游隙小很容易造成滚子和滚道摩擦发热,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轴承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外圈、端盖的温度并不相同,相互之间存在着温差,因而膨胀量也略有不同,也就造成配合间隙的进一步减少,加据轴承的生热。间隙过大,滚子的振动加大,加剧滚子和滚道的冲击,同时也易造成内部负荷分布不均,承载滚子减少,中央滚子负荷过大。   2.2.3组装轴承时不按工艺要求,用铜锤冲击轴承,造成保持架变形,牵引电机轴承内外圈安装不正确或其它原因而使轴向横动量消失,造成轴承轴内挤死。 电动机轴电流引起的轴承烧损及防止措施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12-24  阅读:83次 某电厂一台新电机为沈阳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YKK500-4,额定容量为800 kW,额定电压6 kV,额定转速1 490 r/min,额定电流94 A,F级绝缘,其电机轴承为滚动轴承,安装在某炉的二次风机上。自2002年8月24日首次投运后,电机驱动端轴承温度出现异常,至9月1日,温度达到86 ℃,电机6个测温点报警,同时驱动端振动增大,用远红外测温装置测量电机本体温度为60 ℃,国产黄油润滑脂大量以液体形式流出。因特殊原因,当时该炉不能停运,故只能采取紧急措施,用轴流风机对电机通风降温,电机驱动端轴承温度有所下降。 1检修及试运情况 ??? 2002年9月9日,停炉后对电机进行解体检查,发现转子驱动端NU228E、6228E 2套轴承严重过热、变黑,轴承及轴承盒内已无润滑油脂,轴承盒内套磨出0.5 mm左右的沟槽,轴承盒外盖止口磨掉1 mm左右,轴承盒内分布着大量黑色铁末;同时,轴承内套轨道存在大量麻坑,电机本体内外存有大量溢出的黄油,非驱动端NU228E轴承内套轨道上磨出多道划痕。电机轴承小盖及轴承盒磨损严重。 ??? 由于电机有振动现象,轴承小盖及轴承盒磨损也非常严重,当时检修人员认为是转子轴承机械配合不好。检修中更换了转子驱动端NU228E、6228E 2套轴承,非驱动端NU228轴承;更换了与轴承配套的耐高温润滑脂,重新制作了轴承盒并加装新内套。检查电机通风道未发现问题。 ??? 检修完毕,电机通电运行30 min后,发现驱动端轴承温度已达86 ℃,决定立即停运。解体后发现轴承内套轨道有大量麻点,已不能使用。 2电机轴承烧损原因分析 ??? 从2次损坏的轴承内套看,其轨道上都存在大量麻点。仔细观察,发现这些麻点都是由放电产生。引起放电的原因是电机转子存在较大轴电压,在此电压下电机产生严重的轴电流,电流通过转子和轴承时发生放电现象,使轴承内套产生麻点。麻点又使轴承与转子间的摩擦阻力加大,轴承温度迅速上升。在电机首次投运后,曾出现轴承温度异常现象,此温度异常与轴电流引起的麻点有关,温度升高造成了轴承盒与轴承外套配合出现问题,引起轴承与轴承外套相对运动并磨损轴承盒外盖和内套;同时也使得轴承温度继续升高,黄油受热熔化溢出。由于磨损严重,电机驱动端轴承出现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