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德技术哲学:“人-技术-世界”的相关性研究的论文
伊德技术哲学:“人-技术-世界”的相关性研究的论文
[摘 要]通过对已有技术理论的“悬置”,伊德直接从技术与人和世界的相关性研究技术,认为不存在纯粹的技术本身,技术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技术既改变了人对宏观世界的认识,也改变了人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使用技术的知觉与不使用技术的知觉具有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伊德 人-技术-世界 相关性 bstract: by the reduction to the old theories about technology, don ihde study technology from the relevance between“human-instrument -world”. don ihde believes, there are not pure instruments,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li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instrument-world.
key words: don ihde,human-instrument-world,relevance.
作为当代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唐#8226伊德(don ihde1934-)的技术思想在国内已不陌生,我们主要研究伊德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基础。伊德的技术哲学研究建立在对以前的各种技术理论的“悬置”之上。通过现象学还原,伊德将各种赞成和反对技术的理论放入括号中存而不论,直接面向技术的实事,通过“人-技术-世界”的相关性研究技术。
一、 技术的常项和技术对生活世界的影响
伊德技术哲学研究的是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起点是通过技术协调的经验与没有技术协调的经验之间的区别,是技术的使用对人类经验的影响——既包括技术所作用的对象,也包括技术使用者自身。w伊德认为,技术的使用既改变了意向相关项,也改变了意向活动,技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技术在改变人们意向活动和意向相关项的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常项。“工具既改变了意向相关项的某些特点,也改变了意向活动的某些特点,我将试图揭示在工具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结构或常项。”[1]69
以每天早晨为例。闹钟的铃声把我们吵醒,看看是几点,起床走进浴室,最先使用的技术产品是牙刷。早餐利用现代技术生产的电炉和咖啡壶,并把各种碟子放进微波炉。出门上班启动汽车,汽车是由各种零部件组成的整体。在办公室使用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更不用说电话。与此同时,没有人注意到我们被荧光灯和机器发出的声音所包裹,机器的能量由看不见的管道提供。尽管这些人-技术关系只是我们一天之中所遇到的一小部分,但足以说明我们已生活在一个技术组成的世界之中。不过,伊德认为,虽然初步的反思可以揭示出技术存在的普遍性,但是对技术的熟知不能直接给予我们对技术的真知。技术哲学必须研究人-技术关系中常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背后隐藏着的东西,研究丰富和具体的技术现象描述性变量后面的不变的常项。
伊德用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说明技术如何改变了人对世界的感知。狐狸发现树上有葡萄,想吃,可树太高,不管它如跳跃,但就是够不着,于是狐狸得出结论:葡萄是酸的。人会不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呢?伊德认为,只要人类会使用工具就不会这样。人可能也够不着葡萄,而且跳起来仍然够不着,但是人可以拿起一根棍子把葡萄打下来,因而没有必要得出酸葡萄的结论。狐狸和人的微观知觉都把葡萄感知为能吃的,都渴望得到这种对象,但直接的或没有使用技术的知觉有可能把葡萄感知为酸的,使用技术的知觉则不会这样。即使是最原始的工具也会改变人们对被感知对象的知觉。随着技术在人类生活之中的不断积累,技术对人类知觉的改变越来越大。同一种自然、社会或文化现象,使用技术与没有使用技术,甚至使用不同技术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知觉:一个穿着厚厚羽绒服、望着雪花满天飞舞的人,觉得这是
人间美景;相反,一个衣着单薄、在寒风中冻得发抖的人对此会发出难听的诅咒。
伊德认为所有技术都以某种方式扩展或改变了人对世界的知觉。通过对身体意向关系(完全不使用技术)与工具意向关系(以某种方式使用一定的技术)的对比,伊德寻求工具使用中不变的常项。比如,当牙医使用探针收集患者牙齿信息的时候,探针一方面扩展了牙医的感知,放大了牙齿的某些特征,让牙医对牙齿表面的硬度和柔软性有更好的感知;另一方面,探针减少了牙医对牙齿其他方面如牙齿湿度的感知。探针不仅改变了牙医的直接经验,而且这种改变呈现出一种不变的特征:“放大-简化”的结构——通过探针放大了的每一个感知都伴随着一个相应地简化或缩小的感知。
工具以自己的倾向性使我们对世界的知觉带有工具的意向特征。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协调的知觉与没有技术协调的知觉的区别,伊德设想一个完全没有使用技术的世界:伊甸园里的亚当。伊德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先秦儒家思想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的论文.doc
- 从内部看哲学的半个世纪的论文.doc
- 从再度创造到审美实现——谈文学传播与接受环节中的文学价值生成的论文.doc
-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之解读的论文.doc
- 从古代文化到近代早期科学之间的峡谷现象的论文.doc
- 从吕荧“接着讲”——向叶朗先生请教的论文.doc
- 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的论文.doc
- 从哲学到社会学的演进及意义 —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提出谈起的论文.doc
- 从哲学看工业设计的问题与出路的论文.doc
-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的论文.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