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对癌化学预防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参对癌化学预防的研究进展.doc

人参对癌化学预防的研究进展 刘希永,郑 树 收稿日期:1999-09-07;修回日期:1999-10-14 作者单位:310009杭州,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关键词:人参;化学预防;癌 中图分类号:R730·1;R2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78(2000)05-0420-02   癌症治疗方法近年来虽有很大的改进,但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仍很低,生存质量差,昂贵的治疗费用往往使病家及社会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防患于未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癌症防治策略[1]。从天然食物或传统中草药中筛选并分离有效、广谱的癌化学预防剂是目前癌症防治研究热点[2]。人参是我国传统的保健品,最近的实验及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潜在广谱癌症预防作用,使其又成为癌症化学预防研究的热点。 1 人参的分类及主要成份 人参主要分为4种:(1)高丽参(Panax ginsengC.A.Meyer):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中国东北、俄国远东地区、日本等地;(2)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L.):原产地在美国东部、加拿大等;(3)竹参(Panaxjaponicus C.A.Meyer):主要分布于日本;(4)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广西一带。另外,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又可将高丽参分为3种:新鲜参、白参与红参。 人参主要活性成份为三萜类化合物,经分离鉴定的有近30种,此外人参还含有各种有机酸、氨基酸、多肽、生物碱及一些微量元素。人参提取物及皂甙的毒性很低,口服不易使小鼠致死,动物亚急性毒性试验无任何异常。 2 人参对癌症化学预防的实验研究证据1983年韩国研究者报道,应用二甲基苯肼(10-Dimethyl-1, 2-benzanthracene, DMBA )、脲乙烷(Urethane)和黄曲霉素B1(Aflatoxin B1)等建立起来的ICR小鼠自发瘤动物模型,探讨高丽参提取物对小鼠肿瘤的阻断效应,结果表明高丽参可抑制这些致癌物致ICR小鼠肺腺瘤及肝癌的发生[3]。其后Kim等报道[4]红辣椒和高盐饮食可增加N-甲基-N’-亚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大鼠致胃癌作用,维生素A对致癌过程则无影响,而人参提取物则具阻断功能。我国朱大和[5]等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吉林红参提取物可使大鼠肝癌诱发率从100%降低到14·3%,同时形态学研究表明,服用人参组大鼠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也较对照组轻。最近还有研究[6]发现,50~400mg/kg的高丽参提取物可抑制DMBA/巴豆油致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并可有效抑制S180与B16细胞种植在小鼠的生长。上述研究提示,高丽参可能具有保护实验动物免于外来致癌物攻击而致癌的作用。 尹氏等为探讨人参及其它潜在的癌化学预防剂的抗癌活性,建立了中期抗癌研究动物模型[7],应用这个模型对一些潜在的癌化学预防剂进行评估,其结果认为具有潜在抗癌作用的有:维生素C、大豆卵磷脂、高丽红参(6年生)、咖啡因、灵芝多糖及辣椒素等。而胡萝卜、β-胡萝卜素、新鲜人参(4年生)、波菜、13-顺-视黄酸及1%的凝胶溶液等则不具有抗癌活性。以高丽红参效果为最好,四年生以上的红参即具抗癌活性,白参次之,新鲜参则最次,而6年的 白参及新鲜参则均具有抗癌活性。 3 人参抗癌效应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 众所周知,实验研究结果往往不能直接推断到人,需得到人群流行病学进一步证实。尹氏等于1990年报道了[8]905对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中包括有:肝癌(114例)、肺癌(111例)、胃癌(122例)、宫预癌(178例)等。结果表明,人参服用者的比数比(OR)为0·56(95%CI:0·46~0·69),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人参服用频数的增加,其OR值有下降的趋势(势趋检验P0·0001)。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尹氏进一步扩大该研究的病例数至1987 对[9],其结果显示与先前报道相近,其中新鲜人参提取物服用者OR=0·37(95%CI:0·29~0·46),白参提取物服用者OR=0·57(95%CI:0·48~0·68),红参提取物服用者OR=0·20(95%CI:0·08~0·50);人参服用频度及服用量与OR值有着剂量-效应关系;服用人参者的几种主要癌症OR值分别为:食管癌0·20(0·09~0·38)、胃癌0·36(0·25~0·52)、结直肠癌0·42(0·24~0·74)、肝癌0·48(0·33~0·70)、肺癌0·55(0·38~0·79)、女性乳腺癌0·63(0·40~1·05)、 女性宫颈0·72(0·52~1·01),其余的一些癌症OR值从0·18至0·96间不等。 一般而言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