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控制重点探讨.docVIP

现阶段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控制重点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阶段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控制重点探讨.doc

现阶段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控制重点探讨 点击: 545 日期:2014-05-04 09:33 来源:硕腾(上海) 0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是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最早发生在1813 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牛场,引起病牛极度瘙痒,因此也被称为“疯痒病”。其病原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能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大多数哺乳动物,对猫、犬、羊等有致死性。猪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病毒能够导致猪出现致死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临床症状主要和猪的年龄、感染毒株的毒力、感染量以及免疫状态等有关。上个世纪90 年代以后,我国猪群伪狂犬病的控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部分地区的种猪场可以做到阴性,但是在2011 年以后,我国猪群伪狂犬病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   1 近年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回顾 ?   常规免疫阴性猪群快速转阳。许多常规免疫的PRV 阴性猪群在短时间内快速转阳,有的在1 月个之内,种猪群转阳率达80%以上。有的养猪地区,半年之内,无论大小猪场,95%以上猪场转阳。快速转阳的猪场以前使用的PRV 疫苗几乎涉及所有在售商品化疫苗。高水平的PRV-gB 抗体往往也不能阻止其猪群转阳。通过我们对发病场的调查,商品猪只注射一次PR 疫苗的猪场转阳率要明显高于免疫两次以上的。 ?   转阳最初多发生在育肥猪群。猪群转阳多数首先发生在育肥猪阶段,之后才扩散至母猪群和年龄更小的猪群,很多客户往往是看到产房的典型症状后,才意识到伪狂犬感染。 ?   转阳猪群临床表现和损失差异明显。同样都是短时间内发生血清转阳,但是在临床表现和生产损失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猪场尽管血清转阳,但临床上并没有明显问题;有的猪场则就不一样,临床上会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有的母猪群流产率高达20%以上,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有的育肥猪群在血清转阳时发生明显发热,甚至死亡,多与细菌混合感染,如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巴氏杆菌等,使得中大猪因呼吸道问题而急性死亡,个别猪出现神经症状。一般来说,原来阳性的猪群,损失总体上要小很多。 ?   流行面广。自从2011 年我们发现华北地区有阴性猪群出现快速转阳后,在河南、山东、安徽、上海、浙江以及江西等多地陆续发生,一路向南,广东和福建部分地区在2013 年以后阳性猪群和阳性率大幅度上升,部分免疫猪场仍会出现典型的伪狂犬问题。到目前为止,基本上主要养猪区域都发生这种现象。 ?   2 导致目前猪伪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分析 ?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近年伪狂犬病在猪群流行并呈现出上述的流行特点呢?到目前为止,业内仍有争议,我们认为主要是与PRV 新流行毒株的出现和PRV 本身的免疫特点有关。 ?   新流行毒株的出现。多个研究机构表明,目前各地分离到的PRV 流行毒基因组同源性株非常接近,并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流行毒株和以前的经典野毒株有一些差异。有专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流行毒株对小鼠的毒力较经典毒株要强,也发现目前商品化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对目前流行毒的中和能力较经典野毒要差(童光志等,2013)。有意思的是,有专家将目前市场上不同厂家生产的Bartha K61 株疫苗分别免疫猪只,然后测定产生的抗体对目前流行株病毒的中和能力,发现尽管“清伪灵”的抗原含量不是最高的,但是产生的对于目前流行株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却是最高的(个人通讯,2014)。到目前为止,已有专家完成流行毒株的全基因序列测定,但流行毒和经典野毒的基因差异对毒力和疫苗保护力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   个体免疫的保护水平。一般认为,进行PRV 疫苗免疫可以大幅度减少临床表现(Wittmann et al., 1982; De Smet et al.,1992)、大幅度提高感染的阈值(Nico, 1997, 100~1000倍)、降低攻毒后的排毒量和排毒持续时间(Visser, 1997, 1000~10000 倍)以及降低潜伏感染带来的风险,且潜伏感染猪只如果被激活,排毒量也显著少于非免疫猪(Schoenbaum et al.,1990)。但是,免疫常常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增殖和感染的发生(Zuffa et al., 1982; De Leeuw and Van Oirschot, 1985;Pensaert et al., 1990; Vannier et al., 1991)。PRV 疫苗免疫机制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起着重要作用,免疫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以保护猪只免受PRV 攻击引起的死亡。但抗体水平与感染后减少病毒早期复制的相关性较差(Martin and Wardley, 1987; Marchioli et al., 1988; Kimman et a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