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外的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党外的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翻开任何一本共产党花名册也无法找到他的名字,因为他不是共产党员。在实际生活中,只要他的一举一动出现,就充满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风格。他这些风格,无不每时每刻都铭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这个人是谁?他就是锅圈岩乡治安村八组村民XXX同志。
醉心博览经典明白其中事理
XX
X同志生于1928年。直到现在,他仍然戴着花镜看《三国演义》、《罗通扫北》、《水浒传》等经典小说。他每一翻书本,就要看到夜深人静,但第二天天一亮他就起床下地干活了。据他说:在治安村未通电时,他家煤油用得最多,每五天一场至少要用去一斤,煤油钱六七元;在治安村通电以后,他家的电费最高,每月至少用用十多元;其实多用点灯油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看点书,懂点事理十分重要,在生活中自己能用,结合当今随机应变,尽管做不了大事,但至少也不吃亏。XXX同志不但喜欢看书,而且喜欢看电视,但他从来只专注于知名的经典内容,一直不喜欢那些以虚构为主的一贯打打杀杀的武侠、亲亲我我的言情。每逢他看到迷于武侠言情的观者,只会因随着故事情节而或喜或悲、或笑或哭……在电视剧一放结束时也一无所获的少男少女,他心里烦死了。
他常常都因以前学业荒废导致他的知识不够用,而感到叹息。XXX同志认为此时学习已经晚了,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五女儿XX同志的身上。其原因是他一生中没有儿子,只在五个女儿。在他的心目中,在他五个女儿当中,数XX同志最为聪明伶俐,再加上大的四个女儿早已择偶成家多年了。他一心要把XX同志当成男儿看待,他要把塑造为强者。
XXX同志对XX同志教育十分严格。据XX同志说:她小的时候一直在马场小学读书,班主任是潘银昌老师;在她读书期间,她父亲特别重视她读书,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不要她管,但只要她一出去多混一下,就要被她父亲严厉的指责;特别有有些事情在她心目中难以忘记;在1986年,由于周围团转的女孩的影响,她开始做鞋垫。在做途中不小心被她的父亲发现,于是被她父亲一怒之下抢烧了,还被指责一通;记得1988年第一学期的有一天,她父亲还在农忙之中抽空时间到马场小学暗地观察她,于是看见她与班上的三个女生围坐着拣子(拣子是当前少女常玩的一种游戏,子由敲磨大小相同的五颗、七颗或十颗石子组成。),又被她父亲严厉的指责了一通;与此同时,她父亲还向潘银昌老师和李德芬校长(潘银昌老师和李德芬校长是夫妇关系)打招呼,请潘银昌老师和李德芬校长对她严加管理,不准她贪玩;特别令她父亲伤心的是1992年,正是她进入初中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中因家庭出现困难而迫使她辍学了。她父亲一直伤心着,直到1992年下半年,锅圈岩乡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常礼同志到她家,先与她父亲相识,然后又与她以姊妹相认;王主任触境生情,于是将她介绍到锅圈岩乡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里搞统计工作,每月给40元的工资;正是在这前途朦胧之际,她父亲也只能抱有这一线希望,给她说读书也是为了找工作做,既然王主任这么关心,就叫她安心上班就是了;1993年,计生委内人员充实,她又转家了;于同年5月,乡党委研究,她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治安村支部委员会书记(因在读书期间,她已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进入村工作角色时她的父亲才放心了。
重视明白事理随时理论争锋
1994年的有一天,我到治安村抓农业税征收工作(我是1992年到锅圈岩乡参加工作的,被乡党委政府研究分驻治安村),可一到XX同志家门口,就听见她家里象吵架一样。我推门进去一看,是她父女俩在面红耳赤地争辩着。我于是问知:是为一个“够”字的写法。XXX同志说“多”在左边,“句”在右边;XX同志说“句”在左边,“多”在右边。当时我向他父女俩解释说不要在争了,写法两种都正确。他们也不相信,还要继续争执。直到我到前面的刘兴贵同志(刘兴贵同志是XXX同志的四女婿)家找本字典翻出来给他们看后才笑起平静下来。
直到那一次,XXX同志对我相信起来了。记得1999年XX同志就读中共纳雍县委主办的村级后备干部中专班期间,XX同志也喜欢每晚7点去看新闻联播。在看途中出现第十一世班禅大师的庆典仪式报道,一个13岁的班禅大师出面了。正当我在纳雍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初级计算机培训学习,看时我也正好在场。XX同志获此新闻后回到家中,在与她父亲闲聊途中,偶然插入此第十一世班禅大师庆典过程。她向她的父亲说,班禅大师庆典活动在新闻联播里播出,那班禅大师是一个仅有13岁年轻漂亮的和尚。
一场争论又开始了。XXX同志说班禅大师是一个老和尚,XX同志说班禅大师是一个小和尚。在争执中恰好我也在场,我于是给他父女俩解释:班禅大师在西藏寺院里是一种管理寺内事务的职位名,不是人名。第十世班禅大师是年老的和尚,他已经于1989年去世了,现在的是后来继任 的第十一世班禅大师,这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