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学案(人教版).docVIP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学案(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江芹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2、读书明理,文以载道,理解把握文中孟子仁政思想。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助读资料】 1.? 作者名片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 2.写作背景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夺域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域”;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也不例外,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便以此为话题,宣传施仁政与行王道。 3.相关知识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若用西方政治学说的名词,我们可以说孔子的是‘爸爸政策’;孟子的是‘妈妈政策’。爸爸政策要人正经规矩,要人有道德;妈妈政策要人快活安乐,要人享受幸福。胡适所说的“妈妈政策”,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本思想”; “民本”一词来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及《春秋谷梁传》:“民者君之本也”等语。孟子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成为他“仁政”理论的一块基石。 孟子敢于当着梁惠王的面指责战国时代各国国君的“率兽食人”,质疑他们的行政资格。这固然和孟子的刚烈性格有关,也反映了战国不同于春秋的时代变迁。春秋时代,知识阶层刚刚兴起,社会上还不大买他们的账,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处处受冷落,惶惶如丧家之犬。到了战国则不同了,“士”的价值充分显露出来,“士”在战国的作用甚至被后人夸张成“得一士可以得天下”(王安石语),于是各国国君争相延请人才,形成一股养士之风。所以孟子比孔子就神气多了,说话也气壮多了。据说孟子周游列国时声势相当浩大:“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所至每与国君分庭抗礼”(《孟子·滕文公下》)。而《孟子.公孙丑下》又记载,有一天孟子已经准备就绪前去见国君,尚未出门,国君派人前来对孟子说:“国君本来想要来见先生,但是因为临时身体不适不能前来,不知道先生能否在早朝时前来一见?”孟子立刻回答说:“我也本来要去看他,但是不幸临时生病不能去看他了!”这都可以见出孟子的底气。 4、孟子的名言名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1尽信《书》,不如无《书》。 12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基础掌握】 1、字音字形掌握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piǎo?(?? ????)? (3)鸡豚(??? ???)狗彘(?? ???)之畜(?? ????) (4)数(? ???)罟(? ???)不入wū?(????? )池?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之义? 2、文言知识 疑难实虚词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3.非我也,兵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5.河东凶亦然??(?????? ) 6.邻国之民不加少????????(????? )7.弃甲曳兵而走(????? )8.或百步而后止 (??????? ) 9.数罟不入洿池?(?????? )10.申之以孝悌之义 (????? )?11.非我也,岁也 (??????? ) 12.斯天下之民至焉??????(?????? )?13.填然鼓之(????? )14.树之以桑 (??????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16.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时??????(?????? ) 一词多义 (1)数 1愿得补黑衣之数?????????????????????????????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5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