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片经皮靶向导入辅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pdfVIP

中药贴片经皮靶向导入辅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肩部处(约6—7CM)时,增加上肢与躯体的角度,以便送管到达上腔静脉,避免导管异位 于其他静脉。 3.2静脉炎静脉炎重在预防,行PICC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送管动作轻柔,缓 慢匀速,遇到送管困难,严禁多次重复送管,三次送管不成功,拔管。送管过程中,避免手 套直接接触导管,防止滑石粉刺激血管,导致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可采用隔膜送管。留 管期间严格按照PICC规范护理。 3.3堵管78例中发生堵管高达15例,原因在于新生儿PICC维护有别于成人。 引起新生儿导管堵管主要的原因是血液凝固或脂肪乳、药物颗粒沉淀,导管堵管重在预 防,预防堵管方法:(1)保证输液的连续性,更换输液后按输液泵fast键数秒;(2)推注不 同药物之间用0.9%NS1ML或5%GSlML正压冲管,以防止因药物沉淀而堵管;(3)输 液速度在2ml/h可维持导管通畅,输液结束后用浓度为lOu/ml的肝素液1Inl正压封管, 每8h冲管1次;(4)不经导管采血化验及输血。 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其预防感染的方法是:(1)置管前进行环境消毒,置管过程保证最 大化无菌屏障,留置期间均应严格无菌操作。(2)加强换药,穿刺后24h常规换药,每周 更换透明敷贴1次,敷料有污染时及时更换,并注明更换日期。(3)输液管路每天更换, 正压接头3—7天更换,如有血液污染时随时更换。(4)拔管时严密消毒针眼周围皮肤并 局部贴敷料保留24h。(5)因暖箱有温湿度,是细菌的良好的培养环境。应减少护士接触 PICC接头和正压接头的次数,常规3—5础日接触,用延长管接PIfiC接头,置延长管接 头在暖箱外,护士每日操作从延长管接头执行,每24h更换输液环路,每日只接触一次正 压接头。相关研究还有待。 目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已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广泛应用。尽管PICC导 管存在一些问题与并发症,但相对于外周静脉来说,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且减少了穿刺的 次数。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耐高渗,可减轻患儿的痛苦,为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 注刺激性药物的患儿提供静脉通道。虽然存在一些并发症,但只要操作规范、专业,准确 测量置管长度、穿刺时正确摆放患儿的体位、操作者具有送管技巧,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方法得当可给新生儿提供良好的输液途径。 中药贴片经皮靶向导入辅治 dx)L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雾化室 100041吕 娟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主要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但近年来临床常有 治疗效果欠佳的病例,并分离到耐药株。为探索中西药结合治疗及联合多种途径给药方 式的综合治疗疗效观察,我院采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及专用中药贴片透皮给药,辅 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l对象与方法 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均符合第6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患儿均有发热、咳 嗽症状,肺部阳性体征(呼吸音减低和闻及罗音),胸片异常。初诊病程在7天以内,除外 重症肺炎、胸腔积液、气胸及其它合并症,治疗局部皮肤无感染、皮疹等。168例患儿随机 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6例,其中男46例,女40例。对照组82侧,其中男43 龄和就诊时发病天数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儿在年龄及就诊时发病天数上比较(X4-s)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阿奇霉素治疗(10mg/k93—5天为1疗程, 如病情未愈,可于停药3天后再输l疗程,最长可达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上,加用中药贴片经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导入治疗。中药贴片贴置于第3胸椎旁开1.5 寸(肺俞穴)。中药贴片主要为方剂,“麻杏石甘汤”中成分,具体为麻黄、杏仁、黄芩、金银 花、鱼腥草、板蓝根、川贝、柴胡、桔梗、生石膏,甘草等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中频药物导 人治疗仪参数调节:根据年龄大小及季节调好治疗所需参数(时间20一30分钟,电流10 一30mA),贴片保留时间半h。每天治疗1—2次,5—7天为l疗程。 1.2.2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4- 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及静脉用药天数比较见表2,观察组在退热天数、咳嗽 消失天数、肺部体征消失天数及输注阿奇霉素天数等方面,均短于对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