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90D916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翻译是一i’J独立学科的认识的深入,有关翻译的种种
理论探讨也得到了不断地深化。在众多的理论探讨中,译者的身份及地位的论
题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随着西方翻译界出现的“文化转向”,人们对译者的
探讨变得更加丰富而多元。在这种文化语境下,人们对译者的翻译活动的分析
也从原先的、囿于原语文本的语言转换层面上升到历史文化层面,尤其着重探
讨译者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下的主体意识的体现,这可从近几年来不断涌现的“译
者主体性”的研究成果中窥见一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无疑是对“译者”这
一翻译活动的主体所进行的一次真实而客观的评判。
在众多的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论探讨中,人们通过自身的理解,或正面
或侧面的给“译者主体性”下了定义,掐述了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式。在这种
Vermeer)的“目
理论探讨的背景下,本文拟借助德国学者汉斯·威密尔(Hans
的论”来阐释译者主体性的表现,从而对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基于原语文本的主体性,从“目的论”的角度进行重新界定,对其展开一次剖
析,探究其“主体性”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从“目的论”的角度看,翻译是
一种基于一定目的的人类行为;译者的活动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影响(Nord,
200])。从中,我们可以受到这样的启发:译者首先被界定为翻译活动中拥有一
定目的的实施者,而他的这种身份首先就表明了其在翻译活动中是具备主观能
动性这一客观事实,且又因为译者的译文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译文目的能否在目
的语境中实现(许均,2003),而这种带着一定目的的翻译活动,又必然使译者
处在一个由主客观冈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的关系网中。囡此,译者在发挥其主观
能动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及限制,这使其必然要对译
文选材和翻译策略进行斟酌和选择,由此直接导致了译者对泽文实施介入的可
能性。最终,译者的手体性欣然跃然于纸上,由此我们也获得,一个进行译者
主体性研究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们可首先从“目的论”的角度对“译者主
体性”进行描述: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基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语境,在为
实现其翻译目的而刈译文实施针对性介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丰观能动性,
其中以译者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为特征。该定义特别强
调:任何一种刹译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目的。一般来说,译文的目的
性往往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查明建,2003):(1)诗学层面,表现为泽者借助
译文为羁标语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文学文本;在此层面上的译者主体性牟要以译
者的文化创造性和审美创造性为其表现特征;f2)意识形态层面,表现为译者
借助译文为同标语读者提供新的话语,以支持或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在此层面
上的译者主体性往往以译者的文化意识为其表现特征。为了实现以一卜两个目的,
译者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必须对其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进行选择,而这种
文本及策略的选择恰恰是译者主体意识的体现。仅从原著中心论和语言转换的
角度来评述译者在特定环境下的“t体性”是有失偏颇的,是对译者在特定文
化背景下所付出的心血的否定。但是,本文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这种不同层
次上的特征分类,是一种相对意义上而非绝对意义上的划分。实际上,这几种
译者主体性的表现特征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是相互交织和互现的,因此,从本
质上来看他们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
鉴于此,本文认为,以“目的论”为基础的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是对当代译
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为译者研究丹拓了。个新的空问。通过此番描述,本
文尽希望能唤起人们对译者的更加关注,从而能尽可能地、多方位的展现译者
真实的一面。
关键词:主体性;目的论;诗学层面;意识形态层面;文化创造性
Abstract
WithclearerawarenessofTranslationStudiesasanindependentsubjectby
inrecent numberoftheoreti_‘zal ofthetranslationhave
people years,a explorations
be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