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珊李珍谭劲梁玉军 编 材料学概论6 复合材料.pdfVIP

材料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珊李珍谭劲梁玉军 编 材料学概论6 复合材料.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复合材料 6.1 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航天、航空、能源、建筑、交 通工程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情 况下,单一的材料,如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和陶瓷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 这种性能多样化的要求,于是各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应运而生。 复合材料是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新型材料,是20世纪中发展最迅速的 新材料之一。由于它的各种性能和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通过选择 合适的基体和增强体,合适的组成配比,排列分布,充分发挥组成材料性 能的优势,获得单一材料——金属、聚合物、陶瓷等材料难以达到的综合 性能,如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隔热、耐磨等,为复合材料制品 提供了很大的设计自由度。 材料 与化学 学院 Faculty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chemistry 复合材料已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成为这些领域产品性能提高和升级换代的关键材料。复合材料 比一般的钢材、高分子材料的比强度、比模量要高出15倍。用复合材 料做成的构件,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大,是一种理想的结构件。复 合材料产品制造工艺多数是最终形成型,制造出的产品,不需进行机 械加工,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中有广泛的 应用,对减轻车厢重量,降低噪音、振动,提高安全性、舒适性,减 少维修等均有重要作用。 材料 与化学 学院 Faculty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chemistry 6.1.1 复合材料概念 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等几类不同材料通过 材料设计和复合工艺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 材料,用适当的方法复合成一种新材料。各种材料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 与一般材料的简单混合有本质的区别,既能保留原组成材料的主要特性, 并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能,其性能比单一材料更 优越。 复合材料是多相材料,主要包括基体相和增强相。基体相在复合材 料中是一种连续相材料,它把改善性能的增强相材料固结成一体,并起 传递应力或功能的作用。增强相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于整个连续相中的 分散相,起承受应力(结构复合材料)和显示功能(功能复合材料)的 作用。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组成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使各 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获得原组分不具备的许多优良性能。 材料 与化学 学院 Faculty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chemistry 6.1.2 复合材料的命名与分类 6.1.2.1 复合材料命名 复合材料可根据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的名称来命名,主要有三种命 名方式: (1)基体与增强材料并用命名:将增强材料的名称放在前面,基体材料 的名称放在后面,再加上“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组成 的复合材料,可由命名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了书写简便, 也可仅写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的缩写名称,中间加一斜线隔开,后面再 加“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也可写成 “碳/环氧复合材料”。 (2)强调基体材料时以基体为主命名:例如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 合材料等。 (3)强调增强材料时则以增强材料为主命名: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 此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我国也称之为“玻璃钢”,这是一类出 现得最早,目前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复合材料。 材料 与化学 学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