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屈于生而伸于死_中日苏轼研究比较的对话_曾枣庄.pdf

_屈于生而伸于死_中日苏轼研究比较的对话_曾枣庄.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屈于生而伸于死_中日苏轼研究比较的对话_曾枣庄.pdf

“屈于生而伸于死” ——— 中日苏轼研究比较的对话 〔日〕 曾枣庄 池泽滋子 曾枣庄,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退休教授。主编有《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 金元文学分典)。早年从事杜诗研究,著有《杜甫在四川》。后从事三苏研究,先后著有《苏洵评传》、《苏轼评传》、《苏辙评传》、《三苏传》、《三 苏文艺思想》、《三苏选集》、《苏诗汇评》(全四册)、《苏词汇评》、《苏文汇评》、《论西昆体》、《集部要籍概说》、《宋文通论》、《文星璀璨:嘉祐二 年贡举考论》,与多人合著《苏轼研究史》,与吴洪泽合注《苏辛词选》,合编《宋代辞赋全编》、《宋代文学编年史》。目前正在撰写《儒学辨伪》、 《中国文体学》、《中国文体学史》,编纂《中国古代文体资料汇编》、《宋文粹》。 池泽滋子,日本东京人。现任日本中央大学商学部教授。从事苏轼研究、《西昆酬唱集》研究等。著有《丁谓研究》、《苏轼研究史》(第十章)、 《日本的赤壁会与寿苏会》、《吴越钱氏文人群体研究》等,目前正从事西昆派刘筠研究。 感动,也常常为他的理想无法实现而哀叹。他从小 一、“经纶不究于生前” “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总 想“致君尧舜”(苏轼《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 曾枣庄 苏轼(1037— 1101)是中国文学史上 由》)。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最后竟 的奇才,是历代研究得最多的文学家。就时代看,南 “致”出了宋徽宗这样的亡国之君,在他死后二十七 宋、清代和最近三十年,苏轼研究成果最多。宋孝宗 年,北宋就灭亡了。苏轼生前历尽荣辱浮沉,在他未 《苏文忠公赠太师制》称其“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 仕以前,因为与他人没有利害关系,得到的几乎是 常公于身后”(《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首),前一句 众口一词的好评。而入仕以后,特别是在卷入变法 概括了苏轼“生前”的遭遇,后一句概括了他“身后” 斗争以后,他的一些师友门生仍对他推崇备至,而 历代对他的的评价。任何名世的文学家几乎都是悲 变法派却把他骂得一钱不值,甚至把他投入监狱, 剧人物,任何传世的文学名著几乎都是悲剧作品, 一贬再贬。苏轼生前不但未能实现其“经纶”,也未 苏轼也不例外。我研究苏轼,常常为他的伟大抱负 得到公正的评论。宋仁宗读到苏轼兄弟的应试文 及他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 章,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宋史·苏轼 81 文艺研究2011 年第文1艺研究期 2011 年第1 期 传》)。但苏轼一生从未获得相位,相反,他从仕四十 人生太渺小了,太短促了! 作者又不愿沉浸在这种悲 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贬所度过的,以至他 凉的思想中,于是搬出老庄的处世哲学来自我安 在临死前发出了“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慰,掩藏着难以排解的苦闷。 (皆苏轼贬所)”(苏轼《自题金山画像》)的沉痛哀 池泽滋子 “议论常公于身后”,似乎不只“身 叹。 后”,他“生前”的影响就很大。 池泽滋子 “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 曾枣庄 是这样,其诗文生前刊刻之多、流传 后”,确实颇能概括苏轼生前、身后的遭遇。我国长 之广,在中国历史上似乎很难找到第二人。苏轼刚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