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3 大气的水平运动 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其他三个力都是在空气开始运动以后才产生并起作用的,所起的作用视具体情况而不同。例如,在讨论近地面或低纬度地区的空气运动时,地转偏向力可忽略;近于直线的空气运动,惯性离心力可忽略;讨论自由大气的运动时,摩擦力可忽略 15.3.2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变化 Ekman螺旋线(北半球下视,地偏力指向运动右方,故顺时针;南半球则相反) 15.3.3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 近地层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 中性层结:对数律,粗糙度和摩擦速度 近地层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 非中性层结: 指数律,稳定度参数 15.4.1产生 边界层内实际大气的运动既不是单纯的对流运动,也不是单纯的水平运动,而总是表现为湍流的形式。 近地面的大气湍流有由热力因子产生的热力湍流和由动力因子产生的机械湍流两种形式。例如,地表面受热不均匀或结层不稳定使空气的垂直运动发生和发展而造成热力湍流;近地面空气与静止地面之间的相对运动(即近地面风的切变)形成的湍流,以及空气流经粗糙下垫面(山丘、树林、建筑物)时引起风向和风速突然改变造成的湍流都是机械湍流。 当 0时,Ri0,表示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的作用都使湍流运动加强; 当 =0时,Ri=0,说明虽然热力因子不起作用,但动力因子的作用仍使湍流加强; 当 0时,Ri 0,此时热力因子使湍流减弱,动力因子使湍流加强,湍流最终是否发展决定于风速切变的大小。 若 很大,可使湍流增强;反之,当 很小时,可使湍流减弱。 15.4.3描述 湍流运动看作是一个不随时间而变的平均运动和一个随时间而变的脉动运动的迭加 15.4.4大气混合层 当大气边界层中出现不接地逆温时,逆温层底面以下的不稳定或中性气层内能发生强烈的湍流混合,称为大气混合层,其高度称为混合层高度或厚度。 混合层高度是地面热空气上下对流所能达到的高度,它指示了污染物在铅直方向能被热力湍流所扩散的范围。 常出现的混合层有辐射逆温破坏混合层、对流混合层(中午前后无上部逆温层时近地面热空气自由上升形成的混合层)、下沉逆温混合层、城市热岛混合层和海陆边界混合层等。 由于温度层结的昼夜变化,混合层厚度也随时改变,并随日出而增加,午后达最大,称为最大混合层厚度(MML)。霍尔萨维斯提出了确定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干绝热曲线上升法。如图15-10所示,从日最高地面气温作干绝热直线与早晨07时的温度探空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高度即为最大混合层厚度。 15.5下垫面的影响 15.5.1城市气象特征 1.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气温比周围农村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城市能耗水平高,放出大量热; (2)大量热容量大的建筑物和水泥面,白天储存大量热能,夜间释放出来使城市空气冷却缓慢,同时这些建筑物和水泥面减少了水分蒸发的耗热,增加了地面向大气输送的热量; (3)城市的污染空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较强,空气的逆辐射也较强,使地面和近地面温度比农村高; (4)冬季气温常低于人体温度,空气能从众多的人体获得一部分能量。 2.城市热岛混合层 3.城市风场与湍流 由于城市气温经常比农村高(特别是夜间),气压较低,在晴朗平稳的天气下可形成从周围农村吹向城市的局地风,称为“城市风”。 出现地区性静风时,城市风非常明显(图15-12a);有和风时,只在城市背风部分出现城市风(图15-12b)。城市风可将城郊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带到市区,使污染物浓度升高。 15.5.2山区的气象特征 1.山区风场 (1)坡风与山谷风 晴天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山沟两侧贴近山坡的空气被冷却,冷而重的空气顺坡下滑,形成下坡风(图15-13a)。下坡风向山谷汇集,形成一股速度较大,层次较厚的气流,沿着山沟流向下游或平原,称为山风。白天则相反,太阳辐射的结果,坡地上暖而轻的空气沿山坡上爬,形成上坡风(图15-13b)。谷外冷空气向谷内流进补充,形成谷风。日出、日落前后是山谷风的转换期,这时山风与谷风交替出现,时而山风,时而谷风,风向不稳定,风速很小。此时,山沟中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由于风向来回摆动,产生循环积累,造成高浓度污染。 (2)过山气流 处于过山下沉气流或湍流区中不高的污染源,烟流将被向下倾斜的气流带向地面,或由于强烈的湍流混合很快扩散到地面,造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畜禽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闫毓秀 主编 胡格吴建云 副主编 第五章 消化系统.ppt
- 畜禽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闫毓秀 主编 胡格吴建云 副主编 绪论——1.ppt
- 船舶电力拖动Ⅰ 电机及拖动 教学课件 作者 宋谦 1.1.ppt
- 船舶电力拖动Ⅰ 电机及拖动 教学课件 作者 宋谦 1.2.ppt
- 船舶电力拖动Ⅰ 电机及拖动 教学课件 作者 宋谦 1.3.ppt
- 船舶电力拖动Ⅰ 电机及拖动 教学课件 作者 宋谦 1.4.ppt
- 船舶电力拖动Ⅰ 电机及拖动 教学课件 作者 宋谦 2.1.ppt
- 船舶电力拖动Ⅰ 电机及拖动 教学课件 作者 宋谦 2.3.ppt
- 船舶电力拖动Ⅰ 电机及拖动 教学课件 作者 宋谦 2.4.ppt
- 船舶电力拖动Ⅰ 电机及拖动 教学课件 作者 宋谦 2.5.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内蒙古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考题.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试卷【1-8合集,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参考答案.docx VIP
- (答案)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习题与讲解(第1-2章).pdf VIP
- 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pdf VIP
- 奥的斯电梯ACD4 原理图纸注释.pdf VIP
- 2025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VIP
- 呼吸科利用PDCA循环提高住院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品管圈.pptx VIP
- 2024-2030年全球气动导弹弹射发射器(PMEL)行业现状、重点企业分析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