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分习题答案
第1章
1.2.2 (1) (a)1A,(b)-1A,(c)1A,(d)-1A (2) (a)5V,(b)-5V,(c)5V,(d)-5V
1.2.3 (a)20W(消耗);(b)-20W(产生);(c)-20W(产生);(d)20W(消耗)
1.3.1 (a)30V,(b)-30V
1.3.3 50mW,S
1.3.4 220V,0.455A
1.4.1 (a)5A;(b)20V
1.4.2 (a)2W(发出);(b)-2W(吸收);(c)10W(发出);(d)-10W(吸收)
1.5.1 及的参考方向为流出节点a,的参考方向为流入节点a
1.5.2 的参考极性为上(-)下(+),的参考极性为左(+)右(-),的参考极性为下(+)上(-)
1.5.3 (a)4A;(b)11A,19A;(c)-1A
1.5.4 7V,7V,-2V
1.6.1 (a)由下向上,由左向右,由上向下; 电压的实际极性:上(+)下(-),左(+)右(-),上(+)下(-); (2)-560 W(发出),360 W(吸收),200 W(吸收); (3)第一元件为电源,第二、三元件均为负载
1.2 (1)a比c高;(2)a比c低;(3)无法比较
1.3 (a)6 A,方向由上向下;(b)0.5 A,方向由上向下;(c)5 A,方向由下向上;(d)5 A,方向由下向上
1.4 (a)2 V;(b)-5 V;(c)5 mA;(d)R -2 ;(e)-2.5 mA;(f)8
1.5 48 ,25 W,25 W
1.6 -2 A,20 W(吸收);50 V,200 W(发出)
1.7 (a)1 A;(b)10 V
1.8 -2 A,4 A,1 A
1.9 -8 V,-18 V,-10 V
1.10 (a)8 V;(b)2 A;(c)8 A;(d)2 V
1.11 1.33 V,-2.66 V,1.33 V
1.12 5.8 V,0.3
1.13 0.625 V
1.14 (1)-0.133 ;(2)+0.133
1.15 1.6 mA,0.06 mA,1.66 mA
1.16 15 V,10 V,-30 V
1.17 -5.8 V,1.96 V
1.18 (1)90 V;(2)0 V;(3)0 V;(4)150 V
第2章
2.1.2 两个二端网络N1和N2等效必须是它们对应端钮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而不是它们只有一个工作状态具有相同的电压和电流。
2.2.1 A,A,A,4A,3.2
2.2.2 5 ,1.8 ,1.5 ,3
2.2.3 532 ,2.35k ,1.94k ,1.2k ,5k
2.3.1
2.3.2 利用Y-△变换将两个T型网络分别变为∏型网络后,即可用串并联等效化简法求得双T型网络的等效电阻,式中。
2.4.1 (a)IS 5A,G0 1S,IS方向由b指向a;(b)US 5V,R0=1 ,US方向为b端为负极性; (c)US 10V,R0=5 ,US方向为b端为正极性;(d)US 6V理想电压源;(e)IS 1A理想电流源
2.4.2 -6A,4A,48V
2.8.1
2.8.2 不对。因为二端网络内部含有独立源,故响应I与激励US不成正比关系。
2.9.2 2k
2.9.3 0.182mA
2.10.1 应将两只8 扬声器串联后,再与16 扬声器并联,使负载电阻 ,扬声器可获得最大功率。若将三只扬声器并联不能正常工作,8 扬声器过载,可能被烧毁。
2.10.2 20 ,2W
2.12.2 (a)-R;(b)4
2.1 2 V,0.077 mA
2.2 电路由两个3 电阻串联与3 电阻并联后再与3 电阻串联组成
2.3 215 V,103 W
2.4 57 k ,3.26 mA,185.9 V; 8.25 k ,6.06 mA,50 V
2.5 18V,0.9A
2.6 (a)2 ;(b)4 ;(c)2.4
2.7 (1)3 ;(2)1.33 ;(3)0.5
2.8 16V,1.6V,0.16V,0.016V
2.9 37.5
2.10 电路如习题2.10图
2.11 当检流计,电桥平衡时,可设流过R1及R2的电流为,流过R3及R4的电流为,流过Rx及R的电流为,流过R5的电流为,考虑到检流计支路相当于短接,于是有
又因R3和R4串联后和R5并联,可得,联立求解以上各式并代入题中已给条件即可证明。
2.12 1.51 V
2.13 1.5 ,0.5 A
2.14 (a)3.21 ;(b)1.4
2.15 电路如习题2.15图
(a) (b) (c) (d)
习题2.15图
2.16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路分析基础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令琴习题答案 指导与解答11.doc
- 电路分析基础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令琴习题答案 指导与解答12.doc
- 电路分析基础 第3版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习题答案 作者 曾令琴 徐思成 28353 电路分析基础(第3版)习题答案.doc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三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沈元隆 刘陈 第八章.ppt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三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沈元隆 刘陈 第二章.ppt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三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沈元隆 刘陈 第九章.ppt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三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沈元隆 刘陈 第六章.ppt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三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沈元隆 刘陈 第七章.ppt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三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沈元隆 刘陈 第三章.ppt
-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三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沈元隆 刘陈 第十二章.ppt
最近下载
- 2025年AI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2.0 -智、效双驱: 赋新质、创新生.pdf VIP
- CRL-H户用超声热量表-汇中仪表.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2 相关领域与研究传统 PPT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CRTAS-2024-05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docx
- 姑溪河当涂闸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版】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 50 篇带拼音版.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3 早期研究 PPT课件.pptx VIP
-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认证审核及评审清单(内审员、外审员、过程审核员如何开展审核?).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