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展史第一讲.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发展史第一讲.ppt

化 学 发 展 史 北方交通大学理学院化学所 程志明 E-mail:zhmcheng@center.njtu.edu.cn Tel:2005.11 第一章 古代的化学知识和自然观 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 培根 绪 论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科学 1.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基础; 2.在相关学科的发展中起牵头作用; ★ 牵动其他学科向分子层次发展 ★ 化学研究带动其它学科过程的研究 ★ 带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 化学实验方法推动其它学科在分子层次上观察和测定物质的变化过程。 一、化学的地位与作用 二、化学发展特点 1.方向总是不断变化,每个时代各不相同。 化学发展四个时期 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 近代化学发展时期 现代化学发展时期 细分: 实用和手工艺化学时期; 炼金术时期; 医药化学时期; 燃素说时期; 分析化学和气体化学时期; 化学革命时期; 原子--分子学说形成时期; 有机化学诞生和发展时期; 物理化学时期 其他等等。 2.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原因: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例如:18世纪末,法国 19世纪,英国 10月革命后,苏联 1949年后,中国 1.古代的化学知识和自然观 2.金丹术时期 3.近代化学的孕育 4.近代化学的创建 5.电化学的兴起 6.近代无机化学的发展 7.近代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8.物理化学的建立和发展 9.核化学的发展 10.现代化学的发展 三 教学内容 四、开化学发展史的目的 1.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2.了解化学家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参考书 1.化学发展简史,科学出版社, 1980, 周嘉华等 2.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出版社, 1982, 周嘉华 3.化学史简明教程,郭保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4 .化学通史,赵匡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第一节 古代的化学知识 一、火的使用 100多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火 云南元谋县 非洲肯尼亚的切苏瓦尼亚 ———人类用火遗迹 二、陶器的制造 2.陶制容器可以贮水,人工灌溉,利于农业发展。 3.用陶坯和砖瓦造的房子牢固,利于人类生活的安定。 4.陶器为金属冶炼和铸造准备了技术条件。 5.标志着人类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开始。 陶器的发明 意义: 1.用陶制容器煮食,利于人体吸收,提高人的体质和智能。 早期陶器的发展阶段 1.红陶 粘土在氧化焰中焙烧后,Fe2O3呈现红色。 2.彩陶 红陶器上进行彩绘装饰,成为彩陶。 红褐色条纹——赤铁矿粉着色; 黑褐色条纹——铁锰矿粉着色; 白色条纹——硅酸铝矿粉(白土)着色。 3.黑陶或灰陶 原料———粘土,色泽黑灰或乌黑。如在坯体中掺进去细石英砂,称为“灰陶”。 黑陶器内外通体黑灰另一个重要原因:陶坯中的氧化铁在还原气氛中生成Fe3O4所造成的。 4.白陶 原料——白色粘土,主要成份:硅酸铝,Al2O3含量高,达30~40%,Fe2O3低。 白陶质地坚硬、壁薄,而且常有印纹装饰,较红陶的彩绘更美观。 5.硬陶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质陶器细腻、坚硬。其中SiO2较红陶要高,CaO、MgO较低,因此烧成温度较高,以至有深度的烧结现象,所以质硬不裂。 6.釉陶 胎骨原料与硬陶相近,但在挂陶衣的粘土浆中掺加了一些石灰石、方解石、草木灰等碱性物质。这层陶衣的熔点很降低,在1000℃焙烧的过程中陶器表面形成了—层玻璃状物质,这就是最早的石灰釉,称为原始釉陶。 青釉; 铅釉 以黄丹(PbO)、铅粉[2PbCO3·Pb(OH)2]作为基本的助熔剂(约700℃左右开始熔化),它一直是我国传统的低温釉。 着色剂:铜和铁(两汉时期)。陶釉若在氧化气氛中烧成,Cu(II)使釉呈深绿色,Fe(III)使釉呈深黄色或棕红色。 铜绿釉,美如翡翠,清澈透明,平整光滑,是我国陶瓷史上开放出的一枝瑰丽花朵。 唐三彩 一种施以多种釉色的陶器制品。 白色粘土为胎,釉彩有黄、深绿、浅绿、翠绿、褐、赭黑、蓝、白、紫等多色。 白、绿、黄三色为基色,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为“三彩”。 唐三彩 唐三彩使用低温铅釉,约在800℃的温度下烧成 ◆ 绿釉:用氧化铜类矿石(孔雀石、蓝铜矿)着色 ◆黄釉和褐色釉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