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模型相似设计及特殊处理技术.docVIP

河工模型相似设计及特殊处理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工模型相似设计及特殊处理技术 白世录 于荣海 (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 要 本文从河工模型相似原理出发,由水流对床面产生的拖曳力τ和床面泥沙可动指标之比,导出适用于底沙的冲积类河工变态模型的变率e,是由模型砂密度来决定的关系式:λρ′=e2,进而确定了冲积河流的模型设计的变率e=λL/λh和λρ′=(ρsp-1)/(ρsm-1)之间的关系式来进行底沙模型设计。另外对一些特殊模型设计的处理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河工模型设计和试验研究者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河工模型 相似律   河床是河道水流与其底部泥沙相互作用的产物,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应水流的河床形态,水流的变化影响河床的冲刷和淤积变化,河床的冲淤变化也反过来影响水流变化,对于挟沙水流来说,水流和河床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制约和作用,这种演变过程会使河床发生纵向和横向的变化。   在平原冲积河流上,因水流的周期性变化使河床的这种变化过程也带有周期性的重复特点,其长时期观测是有规律可循的,自然现象是有一定相似准则可以模拟的,因次分析和相似原理是经常联合使用的,当研究的物理现象复杂,纯理论不足以解决这些复杂现象问题时,不得不借助于模型试验手段,模型试验就有相似问题,意味着模型与原型的无因次量必须相等。 1 理论关系式 ??? 河床演变过程的基本相似,必须在模型上同时满足三个主要条件:a河床形态相似;b原型和模型的水流水力学相似;c原型和模型上的水流与河床泥沙相互作用过程相似。 ??? a要求是重要的,原、模型几何比尺是定值,b要求为原模型水力学动力相似,应遵循无因次数Fr相同,即Fr=v2/gh相等。 v2p/ghp=v2m/ghm (1) 式中 下标p为原型值,m为模型值,这个条件就是重力相似条件,由此得 λv===λh1/2 (2)   对于c要求是河床泥沙有两种相互保持不变的力,一种使河床泥沙颗粒脱离河底的力(上举力和悬浮力),另一种使泥沙颗粒保持在河底的力(重力),这两种力相互作用过程,表现出河床泥沙颗粒脱离河床而被水流挟带到新的位置,或保持不动。   河床泥沙颗粒可动指标:以水流在床面上产生的拖曳力(剪应力)τ和泥沙起动指标来表征[1]。 Kg=U2*/{[(γs-γ)/γ]gd}=hJ/ρ′d (3) 式中(γs-γ)/γ=ρ′为泥沙的水下容重比,与科巴斯[2]的修正的颗粒弗劳德数=τ0/ [(γs-γ)d]是相一致的。   因此有 hpJp/ρ′pdp=hmJm/ρ′mdm (4)   有 λdλρ′=λhλJ=λ2h/λL (5)   由U=C得 λv=λcλ1/2hλ1/2J=λ1/2h (6) λc=1/λ1/2J=(λL/λh)1/2   由曼宁-斯崔克勒公式的经验公式1/n=26/d1/690,得 λc=λ-1/6d·λ1/6h=(λL/λh)1/2 (7)   由此得 λd=λ4h/λ3L (8)   将(8)代入(5)得 λρ′=(λL/λh)2=e2 (9) 式中e为模型的变率。   (9)式则是由模型砂的比重来决定的模型变率e,反过来也可以由模型变率e来确定模型砂材料的比重γm。   例:某河工模型,λL=200,λh=40,e=5,应用(9)式,λρ′=e2=25   即(γs-γ)p/(γs-γ)m=25,(2.65-1)/(-1)=25, =1.066t/m3此模型砂以选用聚苯乙烯塑料砂=1.056t/m3为佳。 2 悬沙模型的相似律   前面给出以底沙为主的模型设计简捷计算方法,但对于河工模型相似律中,由于挟沙水流的运动规律十分复杂,各家考虑的思路,及选用的起动流速及输沙率公式的不同,导致推导出的相似律也不尽相同,往往会存在诸多矛盾。但是,试验人员都得根据研究的课题抓住主要矛盾,保证主要方面相似,而对次要矛盾作些简化处理。   对于悬移质泥沙运动相似,其相似律有两种思路,多数是从沉降相似来考虑,沉降公式按泥沙粒径d的Rew数来分个区域来表征: Rew〈0.2 ω=(1/18v)·[(γs-γ)/ γ]gd2为Stokes公式 Rew>103 ω=1.72 0.2<Rew<103 ω2=(4/3)·(1/Cd )·[(γs-γ/γ)gd] 式中 Cd为阻力系数,Cd=24/Red·[(1+3/16)Red]   由泥沙粒径d的不同,由不同的沉速公式导出的相似律也不尽相同。 由于Cd系数的计算很繁杂,窦国仁[3]则将Cd简化为指数关系:Cd=α/(Red)β 认为: Red<0.25,(即d<0.1mm时),α=24;β=1; Red>850,(d>2mm时),α=0.43;β=0; 0.25<Red<850,(0.1mm<d<2mm) β值在1~0之间变化,需要通

文档评论(0)

bq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