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子”词义的历时演变
摘 要:文章通过对语料库里“小子”词义的分析,归纳出“小子”词义的历时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从而为汉语常用词的研究提供材料。
关键词:小子 词义 演变
“小子”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词。然而,人们通常只用其一个或几个义项。如“小子”在“我们家小子今年考上了大学”中表示“儿子”义,在“这小子太调皮了”中则表示一种昵称。对“小子”的其他义项以及其词义的发展变化人们并不了解。另外,有学者认为,“小子”的“男小孩”义最早出现于清代,我们于是对此产生了验证的想法。同时,通过对“小子”词义进行考察,可以为汉语常用词的研究提供材料。本文通过对语料库中“小子”词义的分析,归纳其词义的历时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变化原因。使用的语料以“二十五史”为主,辅以其他材料。
一、词典中对“小子”的释义
《汉语大词典》中,“小子”有13个义项:
①平民百姓;②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下辈;③学生,晚辈;④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⑤旧时自称谦词;⑥男小孩;⑦指男性青少年,犹言小伙子;⑧儿子,小儿子;⑨男仆之中的年轻者;⑩犹言小人,特指无德的人;k亦作“小仔”,表示轻蔑的称呼;l官名;m少许,一点。每一个义项后面举出了一些例句。现对这13个义项进行归纳整理,可得出以下表格:
下面,依据“二十五史”语料库中的例句,对表格中所列的义项进行历时分析。
二、“小子”词义的历时演变和共时方言探究
(一)“小子”词义的历时演变
1.先秦、秦汉时期
在先秦、秦汉时期,“小子”一词已广泛运用。东汉以前,“小子”主要有:谦称;官名,有时指诸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等意义;另外,“男小孩”“平民百姓”“地位低的人”“小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小儿子”等义项均已出现,只是使用不多。由此可见,“小子”的“男小孩”义并不是在清代才出现。例如:
(1)汤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史记?殷本纪第三》)
(2)齐栗,信哉。予无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史记?周本纪第四》)
(3)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
(4)曲沃武公杀小子。(《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5)元年,同有罪,封何小子延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6)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史记?周礼?下官司马》)
(7)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8)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孔子家语卷第二》)
(9)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召臣意诊切其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10)水滨之木,得彼小子。(《楚辞》卷第三)
(11)尔国君或者无不反曰:“难大,民亦不静,亦惟在帝宫诸侯宗室,于小子族父,敬不可征。”(《汉书》卷八四,列传第五回)
(12)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学之教也。(《说苑》卷第三)
(13)诗曰:“老夫灌灌,小子??。”(《新序?杂事第五》)
(14)诗曰:“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韩诗外传》卷六)
(15)系小子,失丈夫。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周易》)
(16)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周易?渐卦》)
(17)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卷六七,列传第三七)
以上例句中,例(1)~(3)表示谦称,很多时候是“予小子”连用,有时也是帝王的自称;例(4)~(6)表示官名,也可指诸侯;例(7)、(8)两例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例(9)指小儿子;例(10)~(13)指男小孩;例(14)是平民百姓;例(15)是地位低的人,和“丈夫”相对;例(16)是“小人”的意思;例(17)表示一种轻蔑的称呼。
2.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小子”的义项有:官名;小儿子;表示轻蔑的称呼。其中,“小儿子”义从东汉以后开始增多。同时,表示轻蔑称呼的用法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增加,表示“官名”义仍大量使用。相对前一时期而言,“谦称”义有所减少,“男小孩”“小人”义用法依然不多。具体用例如下:
(18)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武帝纪》)
(19)庶凭先祖先父有德之臣,左右小子,用保?皇家,俾朕蒙暗,垂拱而治。(《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
(20)浑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郑浑传》)
(21)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群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不幸薨陨,朕甚愍之,其赐小子翁归爵关内侯。”(《张既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