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最大纵坡 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它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运输成本及造价。 限制原因:为保证车辆能以适当的车速在车道上安全行驶,即上坡时顺利,下坡时不致发生危险。 影响道路最大纵坡度的因素 1)道路的等级:道路等级越高,交通量越大,行车速度越高,道路纵坡度要求缓。 2)地形、地物及自然条件的影响。 3)汽车的爬坡能力的影响 依据及最大值: (1)对于只有汽车行驶的道路 选择国产典型载重汽车作为标准车型 确定最大纵坡推荐值和限制值设计时,尽量选用小于推荐值的坡度;当地形限制不得不大于推荐值时,必须小于限制值,并限制坡长。 (2)对于机非混行道: 应按非机动车为设计依据(自行车),非机动车最大纵坡推荐值2.5%,限制值3%。 高程 米 地质情况 坡度/坡长 填 挖 地面高程 设计高程 里程桩号 平 曲 线 云南省公路设计院 三角田—猛龙二级公路 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设计 复核 审核 图号 SIII-2-1 JD1 R=200 JD2 R=150 K0+000 1 6 3 2 7 4 5 546.60 550 548 546 544 542 540 灰岩及亚粘土 叶岩及亚砂土 545.55 552 554 K0+000~K0+700 第 1 页 共 56 页 2.纵断面设计图 (1)公路纵断面设计图 常用比例: 横向1:2000,竖向1:200 纵断面设计图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上部为图形部分,包括 1).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及其要素; 2).桥涵及重要构筑物; 3). 隧道; 4). 与其它道路交叉时的桩号及路名; 5). 水准点编号、桩号、位置、高程; 6). 断链位置及长短链关系; 7).跨河大中桥的现有水位及设计水位。 下部为数据栏部分,从上至下依次为: 1).土壤地质情况; 2).坡度/坡长; 3).填挖值; 4).设计高程; 5).地面高程; 6).里程桩号; 7).直线及平曲线。 最大纵坡 根据汽车行驶理论,考虑自然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汽车的机械效率,《标准》规定如下表: 课前提问: 平面线型包括什么? 平面直线有哪些特点? 直线长度如何设计? 第三章 道路的纵断面 3.1概述 沿着道路中心线所作的垂直展开剖面,即为道路的纵断面。 它反映自然地形和设计路线在竖直断面上的几何形状、位置、尺寸。 i H L 4.2 纵坡设计 1.纵坡(坡度) 道路中线两点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 %计) 称为纵坡或坡度。 从路线起点至止点的方向看,路线升高为上坡,降低为下坡。 规定:纵坡上坡为“+”,下坡为“—”。 例如:5.3%为上坡, — 2.8%为下坡。 α (2) 最小纵坡 为保证排水顺畅,防止水分渗入路基,一般应考虑设置不小于0.5%的纵坡 ,困难地区采用不小于0.3% 2.坡长限制 坡段起止点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长。 (1) 最大坡长限制 理由:长距离大坡对行车不利。持续上坡易使发动机过热影响机械效率;持续下坡刹车频繁危及安全。 (2) 最小坡长限制 理由:坡长过短,行车频繁颠簸,乘客不舒适,线型不美观;坡差较大时易造成视线中断;不易设置竖曲线。 3.合成坡度 在平曲线路段,由路线纵坡和超高横坡合成的路面实际流水坡。 该坡度过大时,易产生附加阻力(上坡时),或使汽车重心偏移,沿合成坡方向滑移。故应加以限制。 4.纵坡设计一般要求 (1) 必须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 (2) 纵坡力求均衡,尽量不采用极限值; (3) 应与地形相适应,重视与平面线形的组合; (4) 结合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有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避免洪水危害,减小低温冰滑安全隐患; (5) 减少高填深挖,争取填挖平衡; (6) 考虑农田水利要求; (7) 考虑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 4.3 竖曲线设计 纵断面上相邻两段不同坡度线的交点称为变坡点。 变坡点处需设置竖曲线。竖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和圆曲线型(我国采用圆曲线型)。 凹型竖曲线 凸型竖曲线 变坡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钢铁综合废水浓盐水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组合方法与系统.pdf VIP
- 《碳中和管理体系 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 医院银行存款管理制度.docx VIP
- 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组合图形面积”单元试卷 .pdf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x
- 《工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课件——17. Geomagic Design X 草图建模方法 .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精).ppt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docx VIP
- 2025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考核理论知识题库40题及参考答案1套.doc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兵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