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发展简史.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桥梁发展简史 桥梁发展简史 古代木桥、石桥和铁索桥都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桥梁发展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 公元前五十年(汉宣帝甘露四年)就建成了跨度达百米的铁索桥,而欧美直到十七世纪尚未出现铁索桥。 1665年徐霞客的《铁索桥记》详细描述了建于1629年在贵州境内的一座长约122米的铁索桥。法国传教士于1667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奇迹览胜》,书中也介绍了中国铁索桥。 十三世纪(元朝),科技停滞。 桥梁发展简史 旧中国时期: 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京汉铁路郑州铁路桥和兰州市黄河桥 。 杭州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先生带领一批留学生自行设计和监造。 桥梁发展简史 向苏联学习,建设跨江大桥: 在桥梁工程领域我们也派出了许多留学生赴苏联学习他们的预应力混凝土和钢桥技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铁道部筹建了山海关、丰台、宝鸡和株州桥梁厂。交通部组建了北京的公路规划设计院、西安的第一设计院和武汉的第二设计院以及从事施工的公路一局和二局。各省的交通厅也都建立起公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队伍。 1952年设立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它是五十年代中国桥梁的一座里程碑。 桥梁发展简史 桥梁发展简史 “文革”时代的圬工拱桥: 1972年,一座超过世界记录的石拱桥—主跨116米的丰都九溪沟桥在四川建成,使我国的石拱桥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 双曲拱桥于六十年代诞生于江南水乡无锡县。1974年建成了主跨116米湖南罗依溪桥。 桥梁发展简史 八十年代中国桥梁技术开始崛起: 四川云阳汤溪河桥于1975年2月首先建成,是中国第一座主跨为75.84米的斜拉桥。 1988年在李国豪教授的大力呼吁下,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决定自主建设并采用了同济大学推荐的结合梁斜拉桥方案建设上海南浦大桥,该桥的胜利建成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它增强了中国桥梁界的信心,促进了九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自主建设大跨度桥梁的高潮。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钢管混凝土拱以及无风撑的下承式系杆拱桥等多种自主修建的桥梁相继出现。出现了OVM锚具等一系列的桥梁构件。 桥梁发展简史 主跨18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广州洛溪桥 桥梁发展简史 上海南浦大桥—主跨423米的组合斜拉桥 桥梁发展简史 九十年代中国走向世界桥梁强国之列: 1994年建成上海杨浦大桥,当时居世界斜拉桥跨度之首。 主跨452米的汕头海湾大桥于1995建成,这是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悬索桥的建设。 420米的四川万县长江大桥于1997年建成,使我国的拱桥记录跃居世界首位。 1993年建成的九江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之后的我国钢桥的第三个里程碑。 桥梁发展简史 九江长江大桥 四川万县长江大桥 汕头海湾大桥 桥梁名人 李春: 李春是我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他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开创了我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桥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全桥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石重达1吨,桥上装有精美的石雕栏杆,雄伟壮丽、灵巧精美。 桥梁名人 茅以升 (1896—1989): 1896年1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坚定了茅以升走“科学救国”、“工程建国”的道路,他从此更加奋发读书,把建设祖国视为己任。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1916年茅以升通过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其成绩之优秀,使该校教授们大为惊讶和赞叹。一年后的毕业典礼上校长当场宣布:今后凡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原唐山路矿学堂)的研究生一律免试注册,茅以升为母校在国外争得极大声誉。 1917年,获硕士学位,1919年成为卡利基理工学院的首名工学博士。 桥梁名人 林同炎: 1912年生,福州市人。 是世界著名桥梁和结构工程学家。世界上最早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科学奖,就是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林同炎奖。 1925年,林同炎14岁考取了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他每试必冠,是校长茅以升、教授孙宝琦的得意门生。1931年,林同炎由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执教的胞兄林同济的资助,到该校工程研究院深造,获学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力矩分配法》,轰动了美国建筑界。 1956年他完成的力作《预应力混凝土》一书,被公认为预应力学术界的权威著作,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选为大学最好教科书之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