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 53
探索学科前沿加强理论教学
——环糊精研究在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吕亚娟·,李康兰,岳斌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绿色化学实验与教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以介绍环糊精的分子结构,环糊精对药物的包结—-改善药物的不良性能及超分子化学在其它方面的
应用为例,结合所讲授的经典理论,引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化合物、新技术,使学生不仅对相关理论加深理解、
同时也感受到该理论是非常实用的.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j
1现状
我们现用的教材从内容上看,对理论部分的论述是比较完整的,但如何用理论来指导科学实
践、引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化合物、新技术未反映出来。有机合成以压倒一切的姿态迅速发展。
产生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在上个世纪的100年中,《美国化学文摘》登录的天然人工合成的分
造出如此众多的新分子、新物质flI。而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密切相关的环糊精,在我国目前使用
的基础学科的各种化学教材中并未涉及环糊精主客体包
合物的任何内容,特别是对于其所属的范畴——超分子
化合物及超分子化学的概念只字未提。这种教材不能及
时反映新知识或学科的前沿。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参
阅新近有关报道及科研实践,及时应用到教学中,以弥补
教材落后于学科发展的不足。
2CD的结构及其性质
环糊精(Cyclodextrins,Cyeloamyloses,通常简称为
图中黑点代表氧原子
CD),Villiers于1891年首次发现幅l。可通过淀粉的酶促
降解得到,是一类由6-12个D一(+)一吡哺葡萄糖单元按a—l,4一糖苷键首尾相连成环的大环化
葡萄糖单元。环糊精分子具有略呈锥形的圆环构造,锥形的上部(广口部分)排列着一OH基,下部
(窄口部分)排列着-CH:OH基,环糊精上的羟基向分子外伸展使分子的上下外侧具有亲水性,所
以环糊精能溶于水中。锥形的空腔内侧由两圈氢原子(H一3和H一5)及一圈糖苷键的氧原子处于
c—H键的屏蔽之下,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尺寸的手性疏水空腔,可依据空腔大小,利用疏水作用、氢
键、范德华力等进行分子识别,同客体分子包结形成包结复合物Ⅲ。由于环糊精具有不同尺寸的疏
水性内腔和亲水的表面,而且具有手性的微环境,使得CD分子不仅作为主体选择性地在分子空
Com—
腔内包合各种适当的(较小的)客体,如有机、无机乃至气体分子形成分子包合物(Inclusion
此而形成主客体分子化学,属于当代化学前沿~超分子化学的一部分。
3超分子及超分子化学·
关于超分子化学的概念在不同情形下有过不同的表述,例如:超分子化学可定义为“分子之
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
外的化学”,是有关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更
高复杂性的有组织实体14I。如果用普通语言来表述:
原子、分子、超分子——◆字母、单词和句子
齑i翻;名
共价键非共价键分子同作用力(静电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等)
分≥化学超分呈化学
从上图中看到:化学的研究已从分子化学(共价键结合化学)进入到超分子化学(非共价键
力结合化学)的新时代,超分子化学主要研究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所谓弱相互作用就是一些非
共价键的分子间力,主要包括静电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短程排斥力等。
超分子指几个组分在分子识别原理的基础上按照内装的构造方案通过分子间缔合而形成的
含义明确的、分立的寡聚分子物种【4-I。天然出现的环糊精使人们认识到了它对有机分子的包合性
质,并进行广泛研究,取得了对其分子复合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的大量结果。主体和客体有目标的
dination)——超分子化学的基础。其中,分子识别化学也是“主客体化学”的核心内容㈨。识别就
是在主客体之间满足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杏鲍菇深层发酵工艺条件地研究.pdf
- 双变流器结构通用电能质量控制装置地研究.pdf
- 歪头山铁矿铁路运输系统地研究.pdf
- 提高甘薯低糖果脯质量地研究.pdf
- 基于WO3%2fNiO-%2cx-膜系的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探究.pdf
- 中药微粉规范化的探究的对策刍议.pdf
-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半合成培养基的研究Ⅱ生产工艺与保存期试验.pdf
- 无铅易切削稀土黄铜地研究.pdf
- 治疗肾虚系列疾病复方微量元素地研究.pdf
- 实用化雄蚕品种选育的探究.pdf
- 2025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预测试卷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docx
- 旅游客户关系管理课件.pptx
- 中班游戏教学活动课件.ppt
- 2025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预测试卷【研优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预测试卷【研优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预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预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5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过关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 2025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过关检测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 2025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过关检测试卷【夺冠】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