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1 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 教师:卞良君 中国文化 参考书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学林出版社,1987. 林语堂.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美】明恩溥(原名亚瑟·史密斯).中国人的素质. 学林出版社,1999.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 商务印书馆,2000.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绪论 一、“文化”界说 “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最晚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束皙《补亡》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 以柔远。” 一、“文化”界说 在西方,最先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英国的“人类学之父”泰勒: 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原始文化》(1871) 又,[美]克罗伯:“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 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1922)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文化之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1921) 文化的内容“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 ——陈独秀《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 (1921) 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1979年新版) 绪论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通常是一个概念。若细加分析,中国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却不一定都保留到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保留在古代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相对于当代文化或外来文化,是指过去曾经存在过的文化遗产,其中有的已经消失或正在流失中。而文化传统则指历经考验而延续至今的东西,虽属历史的遗存,却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生活、文化中。这种文化传统是活的,是不死的民族精神,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民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 绪论 绪论 * * 《诗经·小雅·黍苗》:“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一、“文化”界说 中国近代以来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文化”界说 1 物态文化层:人类加工自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 2 制度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 3 行为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惯常约定的民风民俗 4 心态文化层: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蓄化育出来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又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 二、文化形态(结构) 即民族、国家或群体的整体性文化系统的构成形式。由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精神生产与精神生活、各种层次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 绪论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四、学习本课的意义和方法 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意义 1 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2 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3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7号仓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