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根霉L(%2b)-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的探究.pdfVIP

米根霉L(%2b)-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的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根霉L (+)一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研究 白冬梅,,2 沈菲’赵学明 ‘李鑫钢,徐世民, (1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天津300072) (2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300072) 滴要 以米根霉R3017为出发菌株,经DES,UV和00c.复合诱变处理,应用玻瑞管平板和摇管培养初 筛法,通过筛选形态突变株,得到了一株高产L(+)一乳酸的变异株R1021,当玉米淀粉投料浓度 为120g/L时,其L(+)一乳酸产I为79.4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2%o 笑甘询 L(+)一乳胶 米根霉 育种 形态突变株 引言 乳酸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医药、皮革、卷烟、化工和印染等工业。乳酸分子中具有不 对称C原子,因此有L-,D一两种构型01911年斋藤确认根霉所产乳酸为L(+)一型IqaL (+)一乳酸能够被人体吸收代谢,尤其是近年来利用L(+)一乳酸聚合生产生物降解塑料并 发展迅速h1,向世界展示了L(+)一乳酸的广泛应用前景,于是L(+)一乳酸的研究与开发 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米根霉 (RhLopusoryzae)是发酵法生产L(十)一乳酸的理想菌种。提高米根霉的L(十) 一乳酸生产能力是提高乳酸发酵生产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菌种的改良可通过诱变、筛选或基 因重组方式获得。诱变作为一种经典的菌种改良方法,虽然工作量大、盲目性高,但因其操作 简单、费用低而仍被广泛使用。诱变处理微生物细胞群,在存活的细胞群中随机选择菌株进行 小规模发酵实验,然后对发酵液进行分析进而检出符合目的的突变株是获得改良菌株的传统方 法。Suntomsuk133、曹本昌141、蒋明珠{’]等人对诱变选育米根霉进行L(+)一乳酸生产进行了报 道。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合理的检出方法如选择营养缺陷型、选择各种形态或生理突变株,以及 一些快速的分析检测技术如HPLC技术、平板筛选技术和实验室自动化技术都大大提高了筛选过 程的工作效率。 作者以米根霉R3017为出发菌株,报道了米根霉L(十)一乳酸高产突变株的诱变选育。玻 璃管初筛平板和摇管培养初筛法,同时结合HPLC技术和筛选形态突变株,大大降低了菌种选育 的工作量。 1 材料与方法 l.1 菌种 米根霉 (Rhizopasoryzae)R3017,本课题组分离和保藏。 1.2 培养基与师选平板 斜面培养基:PDA;抱子萌发培养基 (g/L):葡萄糖50,酵母膏15,蛋白脉15,(NH,),SO, 2,KH,P0,0.3,MgS04.7H,00.25,ZnSO,7H,00.005,pH6.0;单菌落分离培养基 (g/L):PDA 培养基中添加脱氧胆酸钠 1和澳甲酚绿0.1;玻璃管初筛平板培养基 (砂L):葡萄糖60, (NH,),SO,2,MgSO,7H,00.05,KH,PO,0.1,澳甲酚绿0.1,琼脂20,pH6.0;摇管初筛培养 基 (g/1.):玉米淀粉60,尿素2,KH,P040.3,MgS04.7Hz00.25,ZnSO4.7HZ00.08,pH自然, 装液量:50离心管装15m1,340C,200r/min,36h;复筛种子培养基 (g/L):葡萄糖50,尿素 1.5.KH,PO40.3,MgSO,-7H,00.3,ZnSO4.7Hz00.08,CaCO,10(单独灭菌)用于调节pH,装 液Yt:250,,1三角瓶装20m1,340C,200r/min,22h;复筛发酵培养基 (g/L):玉米淀粉120,尿素 207 2.0,KH,PO,0.3,MgSO,7H,00.25,ZnSO,7H,00.08,CaCO,50(单独灭菌)用于调节pH,发 酵24h后加入,装液量:500`n1三角瓶装70ml,34C,200r/min,60h. 注:上述培养基在0.1MPa,121℃灭菌20min,其中葡萄糖单独灭菌 (0.05MPa,40min);含 淀粉的培养基,首先将玉米淀粉乳 (35%)加人液化型。一淀粉酶7-8u/g干淀粉,80℃保温液 化30mina 1.3 实脸方法 .13.1菌种选育程序 出发菌株 (R3017)一 纯化一 性能测定一 制备单抱子悬液 (进行活菌计数)一 诱变 处理 (处理后活菌计算存活率)一 中间培养一 稀释涂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