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输送管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oc

油气输送管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气输送管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oc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XXXXX—2010 油气输送管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 技术规范 2010 - XX - XX发布 2010 - XX - XX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引用性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材料验收与储存 5 6 施工准备 7 7 施工测量 9 8 洞口与浅埋段工程 12 9 隧道开挖 14 10 隧道支护 21 11 隧道衬砌 23 12 监控量测 27 13 隧道施工的防水和排水 31 14 通风与防尘 32 15 供水与供电 34 16 特殊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 35 17 管道安装 37 18 管道试压与吹扫 43 19 HSE管理 44 20 交工验收 45 附录A 爆破成缝试验方法 46 附录B 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47 前言 本规范由集团公司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标委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九一五建设工程公司 本主要起草人: 油气输送管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输送管道隧道穿越工程(下列简称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矿山法施工的新建的水下和陆地油气输送管道隧道本体施工,适用于隧道内管道的安装施工。不适用于油气管道盾构和顶管隧道本体的施工。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69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086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6722 爆破安全规程 DL5009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TB10102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SY/T4109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 《》() 术语和定义 3.1 双侧壁导坑法 both side drift method 先开挖隧道两侧的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 3.2 岩爆 rock burst 在高地应力岩层中开挖隧道时,围岩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岩块爆裂向外抛射的现象。 3.3 光面爆破 smooth blasting 为使爆破开挖面平整,减小超挖,由开挖面中部向外侧轮廓顺序起爆的爆破方法。 3.4 预裂爆破 prestlitting 在硬岩隧道的开挖中,先行爆破周边孔,预先形成断裂面,然后再爆中央部分的爆破方法。 3.5 喷锚支护 shotcrete and rock bolt support 由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筋网等组合而成的支护结构。 3.6 贯通测量 holing through survey 为使两个或多个掘进面,按照设计要求在预订地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3.7 超前支护 advanced support 在隧道开挖前,对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围岩进行预加固的支护技术。 3.8 管棚 pipe-roof protection 沿开挖工作面的拱部外围插入直径为89~180mm的钢管,压注砂浆,开挖时用钢架支护等支承这种钢管所进行的支护结构。 3.9 小导管预注浆 small pipe-roof protection 沿开挖面的上拱外周插入直径为38~ 散块状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一般为风化卸荷带。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0.4~0.8m,以构造节理、缷荷、风化裂隙为主,贯通性好,多数张开,夹泥,夹泥厚度一般大于结构面的起伏高度,咬合力弱,构成较多的不稳定块体。 >30 >1.25 >2.0 >0.15 >1 层间结合不良的薄层、中厚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0.2~0.4m,以构造、风化节理为主,大部分微张(0.5~1mm),部分张开(>1.0mm),有泥质充填。层间结合不良,多数夹泥,层间错动明显。 >30(软岩,>10) >1.25 2.0~3.5 0.2~0.4 >1 碎裂状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多数为断层影响带或强风化带。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平均间距0.2~0.4m,以构造、风化节理为主,大部分微张(0.5~1mm),部分张开(>1.0mm),有泥质充填,形成许多碎块体 >30 >1.25 2.0~3.5 0.2~0.4 >1 Ⅴ 散体状结构 构造影响很严重,多数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