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第一章第4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

【精品课件】第一章第4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课件】第一章第4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

第四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本课内容概述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明覆亡的惨痛事实,对以华夏文明为自豪的士大夫,形成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文化学术界首先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和文化大繁荣,传统儒学的地位发生动摇,思想遭到质疑。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学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也对近代启蒙思想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 1、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明王朝的灭亡对士 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痛, 败家之仇,使他们认真反思明亡教训,开始对 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 2、明清王朝更替时的暂时权力真空,使得当时 的思想自由具备了适宜的政治环境。在旧的权 力失落,新的权力尚未实现全面控制之际,思 想的发展也就得到了难得的幸运机会。 3、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 视野,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于 是,明末清初出现了一股新的学术思潮。 4、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 现和发展,而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商业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 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 “反正统意识”的李贽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祖 与父两辈都从事商业活动,自幼受传统思想的 束缚较少,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晚年被明政府迫害入狱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2)李贽的代表作:《 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强调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影响: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主要思想: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深刻揭露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一幢不大的清代民居,黑瓦白墙,显然经过后人多次修缮。门前有两棵对称的巨大柏树,直插云霄,气势磅礴,这是船山先生手植之树,观之令人感叹不已,唏嘘不已。 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清风有意难留我;左联:明月无心自照人;横批:湘西草堂。 简简单单的文字带来的既有反清复明的内在情结,又有浓浓的归隐田园的气息。 屋内正中亦有一幅对联,右联:六经责我开生面;左联:七尺从天乞活埋。船山先生一方面对明王朝的覆灭悲愤欲绝,觉得活在异族统治之下,犹如活埋一般;可另一方面,船山先生苟活于世,却有着宏大的抱负,那就是: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更新与传承而奋争不息。 生,还是死,看来是萦绕在这座湘西草 堂内与外的无形精灵,亦成为船山先生灵 魂深处的问题。屋内有些介绍先生生平事 迹的东西,数件遗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湘 西特有的一双木屐和一把油纸伞。据说, 船山先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法接 受,骨子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 必穿木屐,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又不管 天气是晴还是雨,皆手撑着一把油布伞出 门,以示头不顶清王朝之天。 铮铮傲骨,强烈的民族气节由此可略窥一斑了。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唐甄的生平:字铸万,号困亭,达州(今 四川达县)人,他是清初的著名进步思想 家、文学家。 也是清初经世致用 之学的 倡导者。著有《潜书》。 (1)共同的生活背景 环境——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 期。三人早年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都隐居 著书立说。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 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涌现出一批进步思想家。 (2)归纳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 一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