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概念题(名词解释)
1. 味蕾:
味蕾是味觉感受器,为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轮廓乳头的上皮内。由三种细胞构成,长梭形细胞为味觉细胞,分明细胞和暗细胞,第三种细胞是基细胞。
2. 肠绒毛:
肠绒毛是小肠表面细小的指状突起,由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而成,是小肠的特征性结构。绒毛以十二指肠和空肠头端最发达。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内有1~2条纵行的中央乳糜管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还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及散在的平滑肌纤维。肠绒毛使小肠粘膜表面积扩大数十倍,有利于物质的消化吸收。
3.吸收细胞:
小肠粘膜上皮中的柱状细胞又称吸收细胞。小肠上皮内的吸收细胞数量多,功能活跃。细胞呈高柱状,胞核呈椭圆形,位于基部,游离面有密集排列的微绒毛,形成明显的纹状缘,扩大了细胞的吸收面积。
4. 基底颗粒细胞:
基底颗粒细胞是指散在于消化管上皮和腺体内的一些内分泌细胞,因其分泌颗粒聚集在细胞基部胞质内而得名。细胞呈锥体形、圆形或烧瓶状,顶端露于管腔面,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可感受管腔内的化学刺激分泌活动,此类细胞称开放型。少数细胞顶部被相邻细胞覆盖未露出腔面者,称封闭型。所分泌的激素主要协调胃肠道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参与调节其它器官的生理活动。
5. 胃肠胰内分泌系统:
胃肠胰内分泌系统是胃肠道内散在的内分泌细胞与胰岛细胞统一在一起的概念。胰岛内多种内分泌细胞(除B细胞外)分泌的激素,均可见于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这些激素门静脉血输入肝内,并对肝的生长分化和功能有影响。有些学者认为胃肠和胰内分泌细胞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据此提出胃肠胰内分泌系统的概念。该系统是APUD系统的组成部分。
6. 肝板:
肝板是成人肝内的肝细胞排列成的板状结构。肝小叶内的肝板是大致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的,但肝板是不平整的,而且相邻肝板又吻合连接,其断面呈索状,称肝索。肝板之间的间隙是血窦。
7. 窦周隙:
窦周隙是位于肝板和血窦内皮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内有血浆成分和贮脂细胞。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8. 贮脂细胞:
贮脂细胞是散在于窦周隙内的一种细胞。HE染色切片中难以辨认,通过电镜观察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识别。细胞形态不规则,有突起附在内皮细胞和肝细胞表面,其主要结构特征是胞质内有许多大的脂滴。贮脂细胞的功能是产生纤维和基质及贮存维生素A。
9. 肝门管区:
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称门管区。可见三种管道,即小叶间静脉,是门静脉的分支,管腔较大而不规则,管壁薄;小叶间动脉,是肝动脉的分支,管腔小,管壁相对较厚;小叶间胆管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向肝门方向汇集,最后形成左、右肝管出肝。
10. 胆小管:
是相肝细胞的质膜局部凹陷而形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管腔面有许多微绒毛;相邻肝细胞膜形成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肝细胞合成的胆汁进入胆小管。
11. 泡心细胞:
是指胰腺腺泡腔内的一些较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胞质染色浅,核圆形或卵圆形。是延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起始部上皮细胞。
12. 胰岛:
是分布于胰腺腺泡之间由内分泌细胞团。由A、B、D、PP细胞四种细胞组成。分别合成和分泌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和胰多肽。
13. Kupffer cell:
库普弗细胞,是肝内的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单核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大量皱褶、微绒毛胞质内有发达的溶酶体,并常见吞噬体和吞饮泡。在清除从门静脉入肝的抗原异物、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监视肿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4. 胃小凹:
胃粘膜表面遍布的不规则小孔,是上皮向固有层的凹陷,其底部与胃腺通连。
15. 皱襞:
在食管、胃、小肠等部位的粘膜与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出,形成皱襞。扩大了消化管管腔面的面积。
16. 十二指肠腺:
存在于十二指肠粘膜下层的粘液腺,其导管穿过粘膜肌开口于小肠腺底部,分泌碱性粘液。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
17. 中央乳糜管:
小肠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的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于绒毛顶部,向下穿过粘膜肌进入粘膜下层形成淋巴管丛,其管腔较大,内皮细胞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吸收细胞释出的乳糜微粒入中央乳糜管后输出。
18. 微管泡系统:
是指胃底腺壁细胞内细胞内分泌小管周围表面光滑的小管和小泡,其膜结构与细胞顶面及分泌小管相同,为分泌小管膜的储备形式。
19. 肝小叶:
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呈多角棱柱体。每个肝小叶由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窦周隙和胆小管组成。
20. 胃底腺:
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是分支的管状腺。分为峡、颈、底三部。由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二、填空题(题后黑体字是答案)
1. 消化管粘膜下层有腺体的两个部位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食管 十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