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片大漠那些人修条铁路通向天.doc
那片大漠那些人 修条铁路通向天(走基层·一线见闻)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9日 16 版)
图①:工人在盐泉特大桥墩顶施工。
图②:一位铁路沿线维吾尔族群众说:“希望家门口的这条铁路早日通车,那离北京就更近了。”
图③:三工区工人在桥墩上做垫石养护。
图④:五工区80后职工刘莉侠刚结婚一周,便与丈夫分头赶回各自工地。
图⑤:
图⑥:工人在盐泉特大桥吊装钢筋。
图⑦:工人在三工区跨红星西路连续梁钢筋捆绑作业。
图⑧:在建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达坂城段。 狂风大,我们决心更大
沙暴强,我们意志更强
天山高,我们标准更高
战线长,民族情谊更长……
一排排标语无声地屹立风中,并在整个天山大地回响。
10月6日,中铁一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工人们依然坚守在荒无人烟的大漠一线……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途经兰州、西宁、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横跨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全长1776公里,是目前我国一次性开工里程最长的铁路客运专线。中铁一局承建了新疆段红柳河至哈密3标,分8个工区,地处烟墩风区戈壁滩,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
正在哈密立交特大桥负责施工的杨美福告诉记者,当地老百姓有这样一句话,“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最大时有8—9级,狂风卷着沙子,刮得人睁不开眼,大老爷们都围着头巾干活。最无奈的是在工地吃饭,遇上大风天,扒上一口,赶紧把饭盒掩在衣襟下面,就这样也是“半碗沙子半碗饭,不敢咀嚼只管咽”。
在哈密制梁场,记者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在现场指挥的张兰生、王建兴走过来,指着各自晒得发红、有些掉皮的脸说:“这里气候干燥、炎热,刚来时很难适应,不少工人流鼻血。夏天钢筋晒得烫手,钢膜上的温度达六七十摄氏度,检测人员上去,一会儿就全身湿透,戴着手套还被钢筋烫得满手是泡,鞋底都烫软化了,不得不换上底厚的鞋。”
“说到想家,大家都有些麻木。多少员工思家梦,尽在荒漠戈壁中。” 二工区的刘镇感慨万分。去年媳妇孩子来哈密20天,只陪她们吃过三次饭,媳妇孩子意见大了,孩子闹着要换爸爸。
工地上许多职工都有三上兰新的经历,父母是上世纪50年代第一条兰新铁路的建设者,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90年代,在铁路上出生的他们修建了兰新复线,使兰新铁路更加通畅;如今修建时速250公里的兰新第二双线,为新疆经济提速,他们肩上不仅有国家的重托,也有父辈亲人的嘱托,一工区的老职工陈德玲说:“父辈们当年住地窝、战戈壁,肩挑背扛,用大筐‘抬’出了兰新路,如今条件不知好多少,干不好兰新二线,我们无法面对父辈。”为此,自己一直怀揣父亲遗照激励着自己(图⑤)。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兰新二线将会像一把巨大的标尺丈量和见证着西部发展的脚步和速度,在这把历史的标尺上,每一份心血、每一滴汗水,每一位铁路建设者都有清楚的刻度和标注。
本报记者 雷声摄影报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