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增韧SMA的协同效应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芳等:橡胶增韧SMA的协同效应研究 橡胶增韧SMA的协同效应研究 王 芳,王 玮,王荣伟,周文乐,傅荣政,郁剑乙,章瑛虹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201208) 摘〔要」以物理共混方式对脆性的无规SMA进行了两种像胶协同增韧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在两种 像胶含量比为某一值时出现极大值,该极大值随橄胶总t提高而增大,像胶的协同效果十分显著。 关〔,词〕笨乙始一马来酸酥无规共聚物;共混;相容性;增韧;获合物合金;协同效应:橄胶 顺‘拉尺寸 苯乙烯/马来酸配无规共聚物(SMA)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正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SMA在聚合物合金、共混物和复合材料加工中起耐热和增容作用。然而,因其脆性,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使 材料抗冲击性能下降,改性是解决这一缺憾的有效方法。SMA改性有化学(如橡胶接枝共聚或聚合物官能 团反应接枝)和物理(与橡胶共混)两条途径,目的是将橡胶分散于SMA基体树脂中以达到增韧作用。增韧 效果一般受橡胶品种、用量、交联度和颗粒尺度以及橡胶与基体界面粘结力的影响。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显 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种或不同颖粒尺度的橡胶对单一基体树脂进行改性时会产生协同增韧效果二卜‘。 针对SMA基体,用物理共混方法进行橡胶协同增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选用两种橡胶,对本院生产的 SMA进行协同增韧研究。 1 试验部分 1.1 原料 SMA:BENMA218,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生产,MA摩尔分数18%,重均相对分子质量2x10,多分散系数 2.6;橡胶A,B,抗氧剂等,外购。 1.2样品制备 共混前,SMA110℃真空干燥6h;橡胶干燥3h。根据预定的配比,在德国LeiatritzAG公司造Mi。一27同 向双螺杆挤出机上共混挤出、造粒。该粒料经干燥后,在柳州塑料机械厂造SZ一68/400注塑机上制成符合 国标的性能测试样条。 1.3 力学性能测试 拉伸试验在英国LLOYD公司造LR50K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测试标准二LSO一527,速度50mm/mino 1.4 缺口冲击强度 国产XTU一22,测试标准LS()一180. 1.5 动态力学洲试 在英国PolymerLahoratorie。公司DMTA一II仪上进行。频率:1112;升温速度:49C/s,温度范围:一120 2的 ℃。 2结果与讨论 2.1SMA分别与橄胶A,B共混物的性能 本文使用的橡胶是嵌段型弹性体,内含硬段高分子链,SMA与硬段高分子链的相容性影响橡胶增韧效 果,辨别相容性的简便方法是测量共混物玻璃化温度几。虽然差热扫描量热仪(DSC)能用于此目的,但其灵 敏度不足以检出所用橡胶中含量低的硬段几,所以,动态力学分析仪(DMTA)用于对共混物T:的测定。 作〔者简介7王芳{1971一),女,上海市人,大专,电话C216308. 一丁一 石 油 化 工 PETROCHM CALTECHNOLOGY 2001年第30卷增刊 SRA和橡胶A共混物的凡与损耗角的关系如图1所示,高温区只出现一个几,说明SMA与橡胶A中的硬 段相容性良好;随橡胶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高温区凡下降,这是橡胶A中的硬段几较SMA低的缘故。另 外,低温区也出现玻璃化转变,这是橡胶A中聚丁二烯(PB)的几,当橡胶含量(质量分数)低至10%时,该凡 峰出现分裂,据文献[3;报道,这是橡胶颖粒空穴现象引起的,空穴现象发生在橡胶顺粒内部或橡胶颗粒与基 体界面间。较低峰归属完整橡胶颗粒,不同的热形变收缩导致颗粒处于较大的三维拉伸应力作用之下,并因 其密度下降引起松弛时间减小,T8向低温漂移;较高峰属于含空穴橡胶颗粒,由于橡胶密度在同样条件下回 复到不受应力时的值,导致自由体积下降、松弛时间增加,以致于T.峰移动至高温处。 0.35 0.25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