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塾签鱼量叠塞壁坌盟 12
沙地土壤种植杨树刺槐混交林后持水特性变化的研究+
张鼎华
(北京幸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蛄,北京100(1fj3)
摘要 (沙地土壤种植杨树、刺槐纯林和混交林后土壤持水特性、孔隙分布
状况和永容量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提高和改善的幅度均以混交株最
大。无林地植被覆盖后土壤持水性能改善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壤有机
质含量的增加。、
关键词 沙地土壤杨树刺槐混交林
土壤水的研究,从}Iel埘Daaw(1856)提出达西定律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
历了由经验到理论、静态到动态、定性到定量、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发展的过程“I。土壤
的持水性系指土壤吸持水分的能力。±壤所吸持的水分是由土壤孔隙的毛管引力和土壤颗
粒的分子引力所引起的,这两种力统称为土壤吸力。土壤吸力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可由土壤
的持水曲线表示。土壤持水曲线率为dO/ds(口为土壤含水率,s为土壤吸力),表示吸力变
化时土壤可吸入或脱出的水量。由于滞后现象,土壤吸水过程和脱水过程的持水曲线不
同,但一般都以脱水过程的持水曲线表示土壤的持水性。
杨树(Populusspp.)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混交林是我国北方沙荒地造林实践中形
成的~种成功的固氮树种和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其促进杨树生长、改善林地小气候、提高
树木抗病抗虫能力、改善林地养分和水分状况以及林地景观特征等多方面作用已广为人知
”1。沙地土壤持水、保水能力低,干旱缺水是树木成活及生长的最重要的限制性因子之
一。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杨树刺槐混交林沙地土壤持水性质的状况,了解其对土壤持水、保
水的作用及其作用的机理,为在沙地土壤上更好地培育林木提供有关水分方面的理论依
据。
1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北京市顺义县潮白河林场,40。16’N,116。4’E,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
季分明,年平均气温IIC左右,年降水500~700nun,主要集中在7~8月份,海拔20~
30m,土壤主要为冲积沙土,多为“通体沙”。有机质含量低,蓄水、保水能力差。林场范闱
内成林林分大多为杨树刺槐混交林。林下植被物稀少,覆盖度在2%左右,主要种类有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垫 巡!±主垦监圭重至奎苤金迨童叁
毛菜、灰菜、狗尾草以及一些禾本科植物。杨树、刺槐纯林及杨树刺槐混交林造林时间均
为1980年。
2研究方法
选择相毗邻的杨树纯林、刺槐纯林、杨树刺槐混交林以及空旷地(无林地)建立标准
地,在标准地内采取土壤样品,采样时,按等距离划分±壤层次,分别于O~20cm、20~
40cm土层采取土样,带回实验室风干。低吸力0~1巴采用负压计法,高吸力l~15巴采
用压力膜法‘。”,土壤机械组成用吸管法‘”,土壤孔径分布、水容量和土壤水分类均按有关
公式计算19-州。分析测定时,各样品均制备成与野外原状土相同的容重(野外原状上容重测
定采用环刀法进行I“1),重复2次。各土样容重与机械组成见表1。
3结果与讨论
3.1土壤持水性
根据杨树刺槐混交林、杨树和刺槐纯林以及无林地不同土层所作的持水曲线,计算
出土壤吸力(的与含水率(”的关系式如下:
混交林沙地土壤:
J—””(职卸.95301
20--40cm土层y=5.693
杨树纯林沙地土壤:O--20cm土层y=5.722x”10(萨=0.9718)
20--40cm土层3=5.139xo“。(盂锄.9358)
刺槐纯林沙地土壤:O--2t)cln土层y=6.164x4”(砰=0.9637)
J—””(h,2=o.9324)
20--40cm土层y=5.1395
无林地沙地土壤: 0—20cIIl土层y=5.003J“(ta=o.9912)
20--40cm土层y4.595z—”《R2=0.957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雪宝顶钨-锡-铍矿床成矿流体中CO-%2c2-地研究.pdf
- 水泥砂浆、乳化渣油、半刚性混合料性能地研究.pdf
- 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草地最佳刈割期的研究.pdf
- 铁路给水智能集中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其应用.pdf
- 压力容器声发射信号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地研究.pdf
- 四元体系Na-%2c2-B-%2c4-O-%2c7--Na-%2c2-CO-%2c3--NaHCO-%2c3--NaBO-%2c2--H-%2c2-O+0~45℃等温与多温溶度研究.pdf
- 制备条件对Al-P-Ti-Si-O体系催化剂性能影响地研究.pdf
- 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地研究.pdf
-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养分与能量的研究.pdf
- 振动系统机电耦合研究的现状和展望.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