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版必修3第1单元一轮复习课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4分) 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 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所学知识需要补充: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 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专题线索: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时期: 儒学创立(孔子) 战国时期: 儒学的发展(孟子、荀子) 汉代: 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董仲舒)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独尊地位出现危机 宋代: 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理学创立(二程、朱熹) 明朝时期: 理学发展为心学(王阳明) 明末清初: 传统儒学思想被批判继承(李、顾、黄、王) 19世纪末: 儒学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外衣 新文化运动: 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 考点梳理: 考点1 百家争鸣 : 1.(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4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痒.死而后巳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模拟试题导入: (1)百家争鸣: C 考点梳理: 考点1 百家争鸣 : (1)百家争鸣: 1、原因---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土地私有制形成,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A、经济: B、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C、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D、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影响: A、中国的百家争鸣为后续的封建社会提供了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权谋的、思想的、技艺的等多种思想范式,供人们学习、参考和选择,如儒家的“礼教”与“仁”提出了一套治理国家的现实模式,法家的“法治精神”为秦朝所采用,并作为后代的治国标本。 B、中国的百家争鸣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习俗、生活方式与思想方式的形成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如中庸 (“过犹不及”)、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重亲情、以农为本、重男轻女等等。 C、中国的百家争鸣对后代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等,这些经典文本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是中国智慧的一部分和来源。 考点梳理: 考点1 百家争鸣 : 1.(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 D.墨家“非攻”思想 2.(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2010年11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6题)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模拟试题导入: (2)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 考点梳理: 考点1 百家争鸣 : (2)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主张: 1、道家---老庄的思想(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 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客观唯心主义) ②政治思想——无为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