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要证型。我们在总结多年临床的基础上,以健脾理气为原则,创健脾理气消胀方。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
益气,加枳实、术香、炒莱菔子是取积术丸之意健脾理气,姜半夏加黄芩、砂仁辛苦等降、和胃降逆,
诸药共凑健脾消胀理气。现代研究证明:四君子汤对脾虚小鼠胃肠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枳实对实验动
物在位肠管表现为兴奋效应,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加,收缩加强【21。木香缩短胃对钡的排空时间,刺激胃
粘膜细胞产生内源性的胃动素,木香、砂仁皆能加速胃排空p【【4l这也为健脾理气消胀方组方提供现代理
论依据。
本研究用健脾理气消胀方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痊愈率为35.48%,显效率为
我们的研究还进一步发现: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对照组【目比较,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明
显降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明显升高:经健脾理气消胀方治疗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而胰
高血糖素明显下降(尸皆0.01)。胃泌素、胃动素是重要的胃肠肽类激素.皆能促进胃肠运动,而胰高
血糖素则抑制胃肠运动【e】,由此可见,健脾理气消胀方可能通过调整胃肠肽类激素的分泌,纠正胃肠运
动紊乱,促进胃肠运动而起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996,4(3):184
1赵荣莱.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t
2王筠默.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00
3陈少夫.李宇权,何风云.等.木香对胃酸分泌及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14:406
4李岩,孙思予,周卓.消食行气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3):153
5全敬善.邓新荣,邹世洁,等.脾气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性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3):
34
6陈元方.胃肠肽类激素基础与临床.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杜,1997
中医药学治疗脾胃(消化)系病症临床用药规律研究
李寿山李小贤李志民
6013)
(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11
1 药物性昧归经、明其补泻之理
性者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气。味者乃酸、苦、甘、辛、成五种不同的味道,
又称五味。性与味决定着药物的药理效能。归经者即据药物的性味和效能而归入不同脏腑经脉的关系·
中医药学传统理论,依此而总结出不同的用药法则。然而,归经脾胃的药物甚多,而药效各异,又当如
何运用?药欲助消化.适用于食欲不振、不欲饮食、口干而不多饮、大便多燥等脾胃阴虚之证·常用药
如白芍、乌梅、山楂等,若配伍甘草、红枣等酸甘化阴.以提高滋养脾胃之阴的疗效·
1l2泻以苦辛、燥湿相济
中医药学认为,苦味药有燥湿泻火之效.盖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二者一脏
一腑,在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喜恶,从而相辅相成,营其正常的纳与化的功能-临床上对脾胃为湿困者,
244
是脾胃(消化)系病证中最常见证候,在辨证和诊断方面.舌诊有其独特价值。在治疗方面宜用苦燥祛
湿之品,即《内经》谓:“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之意。但苦味药有偏温偏寒之不同。苦温药燥湿效
好。常用药如苍术、厚朴、草果等,多用于脾湿偏盛者为宜。苦寒药则以清热泻火为主,兼有燥湿作用。
多用于胃火或脾胃湿热,暑湿伤中之证。常用药如黄连、茵陈、大黄等。由于药性有寒温之偏,同属苦
味药,临床上各有所宜,应据辨证选用之。对湿热蕴结中焦者.又宜选用微辛之芳香化湿药,常用药如
藿香、佩兰、菖蒲、白蔻仁、苍术等。另外.对湿困脾胃证,用苦燥药需配伍淡渗利湿之品,如猪苓、
茯苓、泽泻等。盖湿性下趋,宜园势利导之,故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即《内经》所说:“湿淫于
内,治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之意。此外.辛味药具有辛敖行气的药效,主要用于脾胃之气
滞证,凡因湿郁、痰饮、食滞等影响脾胃之纳化升降功能产生痞病、脘腹疼痛、泄泻诸证者,除治病因
用燥湿、化湿、消导、化痰去饮药外,均需配伍辛味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陈皮、佛手、香橡、苏
梗、砂仁、白蔻仁等.此乃临床常用之法。
2药效纳化升降、选其所需之法
用药规律大法,需根据人体脏腑之生理病理特点,结合辨证施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杭州地铁五号线车辆段TOD综合体结构设计.pdf VIP
- SHS 01009—2019 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docx VIP
- CO_2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效能对比试验.pdf VIP
- 《情感共鸣:制作激发心灵的课件》.ppt VIP
- 辽宁省辽南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围棋入门教学课件成人.ppt VIP
- 杭州工业遗存保护的生态化策略探析.pdf VIP
- DB13_T 6161-2025 乡村振兴村域特性与产业发展适配性评价规范.pdf VIP
- 03D103 10kv以下架空线路安装.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福清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物理试卷(无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