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研究重大贡献.pdfVIP

中国对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研究重大贡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衍屈“地球科学。j义化”学术研讨会暨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对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研究的重大贡献 李扬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寒武纪地层相当发育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寒武纪地层 有三个特点:(1)各种类型(台地、斜坡、笳地)的寒武系发育齐全;(2)主要由 海相碳酸赫岩石构成;(3)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特别是含有一系列记录“寒武纪 生命大爆发的特异埋藏的动物群:“高家山动物群”,“牛踢塘动物群”,“澄江动物 群”,“凯里动物群”等。这些优越的地质条件是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为研究我国 和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寒武系是由英国著名地质学家Adam 系地层发育不好,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瑞典有与英国类似的寒武纪地层,长期以来 被认为是寒武系的标准地区。瑞典的寒武系分为上、中、下3个统,因此全球寒武 系像多数其它的系一样,一直非正式地分为3个统。我国的寒武系最初由外国学者 统上采用华北地台区(华北和东北南部)的地方性标准。我国学者中最早研究寒武 系的著名的地质学家孙云铸,他在1923年划分河北开平寒武系为一系五层,其后 (1935,1937)又提出我国第一个上寒武统生物地层框架。实质涉及我国年代地层 研究的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卢衍豪院士,他在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的大会报告 中,以我国滇东、华北的寒武纪地层为基础,把我国的寒武系划分为3统8阶。虽 然卢衍豪本人(1962)在『F式出版这篇报告中,放弃了这一年代地层划分,但其影 l蜘并未因此终止,继续被广泛沿用,其后经过增补和修订(项礼文,1981),成为我 阚寒武系的标准年代地层划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和国内有关寒武纪(系)的研究到取得了相当大的进 展。国际上,相继在1992和2000年确立了寒武系和奥陶系的底界的“金钉子”;新 取得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表明传统的“早寒武世”所经历的时限远大于“中、晚寒武 毗”所经历的时限的总合和“早寒武世还包含了小壳动物和三叶虫动物群的明显 更替,根据这些新成果,开始酝酿对寒武系的多统划分。在国内,斜坡相寒武系地 层和三叶虫动物群研究不断深入,表明华南的寒武系地层更有利于年代地层划分和 西膈“地球科学’j义化”学术研讨会援地质学史专业蚕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全球对比。近年来,随着全球寒武系在划分的研究全面丌展,以彭善池研究员为首 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系年代地层研究集体,不断创新,取得了 令全球寒武系地层学界瞩目的成果,不但夺取了寒武系内的首个“金钉子”和建立 了首批全球寒武系标准年代地层单位,还对全球寒武系做了突破传统概念的新划分。 他们的研究,一举三得: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学科谋得了地位,为个人赢得了未 来。 2寒武系内的第一个“金钉子”和首批全球标准年代地层单位的确立 寒武系建系170年中,长期缺乏国际间广为接受的『F式划分标准。在寒武系底 界确定之后,国际地层委员会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系的内部划分问题上,为此,在 I【』:界寒武系发育的主要因家举行过10次寒武系在划分工作会议,研究划分方案和寻 求层型剖面和点位。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为竞争全球寒武一奥陶系界线层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 生物研究所的研究集体,在卢衍豪院士的带领下,研究过一系列的寒武一奥陶系界 线剖面,其中吉林大阳岔剖面最后还被接受为唯一的候选层型剖面,虽然最终功亏 一篑,这条界线的“金钉子”被加拿大学人夺走,但因此我国更加熟悉了国际“游 戏规则”,也锻炼了我们的队伍。彭善池当时独立完成了斜坡相区寒武一奥陶系界线 研究,积累了相当的研究经验。1990年以来,他根据全球寒武系研究重点转移,及 吲。组织了以我国科学家为主,包括美国多所大学的科学家参与的国际工作组,针对 我囡有优势的华南寒武系地层,开展对湘西北斜坡区多个中~上寒武统界线剖面的 多学科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的研究。经过10余年的努力,他们提出的以球接子三 li reticulatus在我国湖南花垣排碧剖面首现为依据确立寒武系最上 l.虫Glyptagnostus 部统的底界的提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经过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 reticulatus点位工作组、寒武系分会、国际地层委员会的3轮表决通过 Glyptagnostus 和国际地科联在2003年8月的最后批准,一举夺得了寒武纪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