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6. 药 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 研究生课程简介.docVIP

附件6. 药 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 研究生课程简介.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6. 药 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 研究生课程简介.doc

附件6. 药 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 研究生课程简介 (中英文各一份) 课程名称:纳米药学 课程代码:514.503 课程类型:□一级学科基础课 √二级学科基础课 □其它: 考核方式: 考试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 药剂 适用层次:√ 硕士 √ 博士 开课学期: 秋季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要求:药剂学(本科课程)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学术方向 张志平(负责人) 教授 药剂学 37 药剂学/纳米药学 斯陆琴 副教授 药剂学 药剂学 江明 副教授 药分 37 药分/纳米安全性 易丹丹 讲师 药剂学 35 药剂学/脂质体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 课程负责人张志平: 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研究生课程(含课程名称、学时数、听课学生总人数等); 本人于2010年3月到同济药学院,目前讲授的本科/研究生课程为: 1)2010年9月至10月,讲授“药物新剂型”,学时数8学时,听课学生53人。 2)2010年11月,校内负责人,邀请冯思慎教授讲授课程“药物新剂型”,学时数24学时,听课学生100余人。 3)2011年3-5月,讲授本科生药学班和生药班药剂学中药物新型制剂技术和生物药物制剂学等部分课时分别为14和12课时,学生约90余人。 4)2011年10月至11月,讲授“药物新剂型”,学时数8学时,听课学生64人。 5)2011年11月,校内负责人,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冯思慎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孙常全教授讲授研究生国际化课程“药物新剂型”,学时数24学时,听课学生100余人。 6)2012年3-5月,讲授本科生药学班、生药班、中药班药剂学中药物新型制剂技术和生物药物制剂学等部分课时分别为14、12、12课时,学生约100余人。 7)2012年4月,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冯思慎教授讲授本科协同教学计划药剂学课程9学时。 2、主持的代表性的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1) 纳米制剂在癌症疫苗中的应用研究,2010 -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负责人 (2) 片剂和颗粒剂的研究,2010 - 2011年,武汉维奥制药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3) 新型多肽纳米疫苗与抗缺氧-腺苷疗法相结合在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201 – 2011.12年,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负责人 (4) 新型多西他赛口服乳剂的研究,2010 - 2012年,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 () 肝癌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治疗,2012 - 2016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32500,主要学术骨干 () EB病毒靶向性细胞内热疗增加鼻咽癌放射敏感性,2012 -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参与人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时间); 1. Zhang ZP, Feng SS. Applications of 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 as a molecular biomaterial for controlled and targeted drug delivery. Biomaterials (invited review, 在线) 2. Tan SW, Yang XL, Huang J, Zhang ZP*. Precise engineering and conjugation strategies of antibody targeted nanoparticles for cancer therapy. Mini-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2012. (Invited Mini-review,已投稿,*通讯作者,IF 2.971) 3. Zhang ZP, Lin HH. Genomic profiling by machine learning. Workshop on Informatics Applications in Therapeuti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Bioinformatics Biomedicine 2011, Atlanta, GA. 4. Zhang ZP, Guo YJ, Feng SS. Nanoimmunotherapy: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for sustained and targeted delivery of antigens to d

文档评论(0)

hst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