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在本体与纳米Au薄膜电极上的吸附与氧化.pdfVIP

门冬氨酸在本体与纳米Au薄膜电极上的吸附与氧化.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078 门冬氨酸在本体和纳米Au薄膜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 鲎奎擅,甄春花,邱瑾,姜艳霞,周宥辰,孙世刚+ (覆n人学化学系.覆门大学鼠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覆门361005. ‘ Email:sgsun@xmu.edu.cn) and—cHx),可作为理想的模型分子用于表面电化 氨基酸分子因含有多个官能团(-COOH,姗2,_oH 学过程的研究.氨基酸作为构成蛋白的基本单元,是生命体中重要的基本配体,其与过渡金属的相互作 用在生物过程和药物化学等许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氨基酸在金属电极表面上的解离吸附和 氧化过程不仅具有基础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在电催化、药物化学及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具有应用价值。门 用循环伏安和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研究了中性介质中Asp在本体Au和纳米Au薄膜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 化过程. I实验部分 电极制备和处理:Au电极和玻碳(GC)电极分别用6群砂纸、5,l和0.3m的A1203研磨粉抛光, mol·L.1 并经超声波清洗后备用.Au电极和GC电极在0.I H2S04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清洁表面,直至获得 SCE)电位区 间以.0.05V·s.‘速率沉积30周获得纳米Au薄膜电极(rim—Au/GC)。将此电极在O.1mol·L1H2s04溶液中进 行电化学清洁表面,直至获得稳定的循环伏安曲线. 870FTIR光谱仪上进行. 原位FTIR反射光谱:红外实验在配备液氮冷却MCT-A型检测器的Nexus 结果谱图为电极反射率的相对变化:坚:—R(Es)-—R(Eg),其中R(Es)币aR(鼬分别为研究电位尽和参考 R R(矗) 电位舔下采集的单光束光谱.为降低谱图采集过程中背景的干扰,根据图l的结果,在图2a和图2b中 分别选择下限电位和表面吸附物种稳定存在的电位作为风. 2结果与讨论 , m01.L1 t001.L-1 图1给出本体Au电极和nm-All/GC电极在0.05 NaCl04溶液中的CV曲线, Asp+0.1 正向扫描中1.1 V左右出现对应于在高 V左右的峰对应Au电极上An)的氧化.电位负向扫描时,在0.7 电位形成的表面氧化物种还原脱附的电流峰.由于氧化峰电量明显大于还原峰电量,因此可认为其氧化 是不可逆的过程. t001.L.1 m01.L.1 图2分别给出本体Au电极和nm-Au/GC电极在0.05 NaCl04溶液中的原位红 Asp+0.I 外光谱.在两种电极上均观察到1560 cml(coo。asym.str.)、1490cml(.NH3+sym.def.)、1418cml(coo。sym. str.)、1390cm1(coo’sym.s位)以及1100—1300cm‘(CH振动)【11等正向谱峰,指示随着风的升高,Asp的 各个官能团均参与了氧化反应. 、 图2a中,1740cm1(c=O str.of.COOH)附近负向谱峰的出现,归因于反应的进行,薄层溶液pH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