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变性台风环流引发山东特大暴雨天气位涡场分析.pdfVIP

由变性台风环流引发山东特大暴雨天气位涡场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变性台风环流引发的山东特大暴雨天气的位涡场分析 赵宇 ,蒋伯仁,孙兴池 (1.山东省气象中心,济南250031) l引言 位涡是综合表征大气动力、热力作用的物理景,同暴雨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动力学及 热力学条件相吻合,它能有效地描述出暴雨系统的一些特点。吴国雄等…证得绝热无摩擦的 饱和湿空气具有湿位涡守恒特性。文献幢~41根据湿何涡理论,对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 进行了诊断研究,成功地解释了一些重要现象和事实。但由于中尺度探空资料的缺乏,这方 面的研究多局限于大尺度,对造成暴雨的中尺度位涡场的细致结构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借助 MM5V3,成功地对1999年8月1l~12日山东特大暴雨天气进行数值模拟,用模式输出资料, 对位涡场结构及变化进行分析,从中尺度的细致结构方面研究这次特大暴雨过程。 2 天气实况与数值实验设计 1999年8月11日白天到夜间,山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天气。1lB08时.12 高达565.2mm,最强降雨时的12日03~04时雨鼍高达106.7mm。 9907号热带风暴8月7日14时移到济洲岛东部洋面时减弱为低气压。8日08时在7号台风环 流的南部东海上又新生一低压环流,减弱的7号台风环流直到11日08时都在鲁东南沿海停滞、 逐渐减弱,南部新生的低压11日08时北上到达江苏省南部地区。11日08时500hPa上北京至济 南之间切下一个低涡,11日20时三个低压环流合并,合并后的中心位于鲁中一带。11日20 距的辐合线,地面上台风低压环流倒槽北伸,11日17时开始在莒县和日照之间有中尺度低压 环流发展。大暴雨期间虽无大规模低空急流,但暴雨区存在超低空急流,11日20时和12日08 时850IlPa、925hPa上青岛的东南风速达12m/s、14ra/s。 模式实验的主要内容为:选用双向作用的两重嵌套网格:粗网格中心点位于(115.90E, 点数为55×67,格距为18km。模式顶取在lOOhPa,仃面垂直分为23层。对次网格降水考虑 Grell、粗网格考虑Betts—Miller型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采用时变侧边界条件,云降水显 式方案在粗、细网格中都选用混合相(Reisner)方案。采用MRF行星边界层方案、云辐射方 案和五层土壤模型。以1999年8月10日20时为初始时刻,选用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T106全球 同化经纬度网格点资料作为背景场,将8月10日20时到11日08时之间的高空地面报文资料插 值到模式格点上,对T106资料进行订正,构造模式的初、边值条件,模式积分48小时。 3特大暴雨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3.1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与实况场的比较 模式预报的逐时降水量与实况对比,雨区的走向、分布与实况比较一致。模式较好地预 报出诸城最大强降水发生的时段,预报的两个暴雨中心比实况略偏两偏南一些,预报的诸城 暴雨中心的雨最达250mm,比实际雨量偏少1/2左右。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台风低压环流、北 部的两风槽及南部的低压环流,模拟出500hPM氐压环流的合并及低层辐合线及其演变情况。 模式较好地模拟了这次特大暴雨过程,用模式输出结果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是可行的。 风雨影响 3,Z相当位温和风场的垂毫分布特征 从沿36。N的相当位温的垂直剖面上看到,暴雨产生前,暴雨Ⅸ600hPa以下为对流不稳定 运动区,速度值不大。11日11时,冷空气侵入对流不稳定区,低层的位势不稳定度加大,形 成了强的上升运动区与狭窄暴雨IK,最大上升中心速度达0.8m·S~。11日11时~17时,暴雨 区上空750~450hPa都维持中性层结,强降水产生在低层为对流不稳定、中高层为近中性的 狭窄范用内。强降水主要产生在地面辐合线与静止锋的相交处。从沿35.5。N相当位温的乖直 剖面上看到,12日00时,350K等伊线上下贯通,整层逐渐变为近中性层结,对流稳定度变得 很小,因受到湿位涡的守恒的制约,对流层低层|{g绝对涡度会显著增加,非常有利丁这一地 区对流层低层中尺度涡旋的生成或者发展。逐时流场上可以看到鲁东南一带中低层有中尺度 低涡形成。12HOl时以后,整层变为近中性层结,中尺度低涡出现了强烈的发展,12日02 时到05时暴雨区的上升运动维持在I111·S~,诸城也是在此后出现了最强的降水。 3.3湿等熵面上的风场和气压场的演变特征 从345k湿等熵面风场和气压场上可以直观地看到等熵面高度的起伏变化。自11日11 时开始鲁东南、半岛西部地I:;(形成近南北向的气压高值区,高值中心表明该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