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非学说中之德福观.pdf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韩≥}学说中之德福观 林佩儒 台湾淡江大学中文博士生 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讲师 摘 要 如何保障德行与福报一致,并解决现实世界中德福不一的困境,是伦理学中 的重要课题。中国对德福关系的探讨虽不像西方有明确而悠久的讨论传统,但做 为社会的基础伦理概念,先秦诸子所提出的治世理论,自也隐合了各家对德福关 系的看法。而相较于儒家以道德本心为依归的德福观,韩非强调广务法不务德J, 如此,对韩非而雷,道德与福份之间是否有必然相应的关系?若有相应关系,其 运作模式又是如何,对理解中国德福观之发展,这些问题皆值得深究。经本文讨 论后发现,韩非仍然肯定善恶有报,肯定德福之间有必然相应关系。他首先摒弃 以道德自觉为本质的儒家道德观,代之以兼容于法家学说、符合君王广公义公利J 内涵的法家道德观:次则以法做为德福运作之机制,透过君王赏善罚恶,保障德 福一致:再者,辅以势术,化解德福冲突之可能。换雷之,韩非还是对德福问题 有所回应,然其回应是由其法治学说中透显出来,与儒家孔孟的德福观相较,韩 ≥}的德福观特重制度面的建构,并以尊君保障德福一致之必然;此外,其德福思 想亦兼具强烈的功利色彩,这些特色都使得韩非德福观迥异于他家,而独具法家 风格。 关键词:韩非、德福观、法术势、伦理、法家 .1J£-:==I 一‘日U吾 德行与福报的关系为伦理学中的重要课题,凡是涉及一个理想社会的建构, 就必然要面对如何保障德行与福报一致,以及如何解释现实世界中常见的德福冲突 的问题。对德福关系的研究,前人的主要解决途侄一为宗教的、超越尘世的路线: 如基督教以上帝保障德福关系的一致,又如佛教以三世五道的果报系统来诠释德 福关系;途侄之二为哲学、超越现世的道路,以康德实现广至善J的三个公设为 典型。另外,亦有学者选择以尘世、现世、此岸的路径,分析道德与幸福的关系, 意欲强调人类自觉愿的活动能力,创造一现世的良好社会制度及环境,以保证德 福的统一。1西方伦理学自亚里士多德开始,对幸福与德行的关系即有历史悠久的 讨论传统,虽然中国伦理学的发展路向与西方不同,但做为一个社会的基础理论, 先秦诸子回应时代挑战所提出的立身、治世的言论,其实也都隐含着他们对德福 关系的看法。关于先秦诸子学说中的德福观,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应为牟宗三 先生的圆善论,牟氏用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广良知良能J、广尽心成性J等概念诠 释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试图超越康德实践理性之内在紧张,建立一个以道德 本心为基础的圆善系统,其理论归趋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由孟子而陆王的路 径,经此思路对儒家德福观进行一历时陛的观照。 先秦时期的另一个思想巨擘韩非,也从法家的立场出发,建构一套完整的法 治学说以为世用,其学说理应隐合他的德福观。但相较于儒家以道德本心为依归 的德福观,对强调厂务法不务德j的韩非而雷,道德与福份之间是否会有必然且 一致的关系?若有相应关系,其运作模式又是如何,这些问题就值得深究。本文 即从此问题出发,试图爬梳韩非学说中对德福问题的理解及回应之道。 二·韩非论厂德j与厂福J之内涵 旨在为君王立说的韩≥},以广法J为社会运行的机制。在韩非重法的倾向下, 要论其学说的德福观,必须先检视韩非的学说中,是否存在所谓的德,若有,那 么他所讲求的厂德I|的内涵究竟何所指。先厘清所谓的德,才能更进一步谈论韩 1参见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93 非如何看待德福关系。 史记韩非列传以厂其极惨礅少恩j形容韩非,点出其学说严峻冷酷的整体印 象。关于道德,韩非书中随处可见菲薄仁义惠爱等批评道德的舌论,如: 世之学术者说人主,不日厂乘威严之势以困奸袤之臣J,而皆日广仁义惠 爱而已矣J。世主美仁义之名而不察其实,是以大者国亡身死,小者地创 主卑……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见大利而不趋,闻祸端而不备,浅薄于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饰者,可 亡也。2 今世皆日广尊主安国者,必以仁义智能j,而不知卑主危国者之必以仁义 智能也。故有道之主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