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幼鸵鸟禽痘的发生及防治.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圈养幼鸵鸟禽痘的发生及防治.doc

圈养幼鸵鸟禽痘的( (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2荣昌县畜牧兽医局) 摘要 随着圈养鸵鸟养殖规模的扩大,鸵鸟禽痘。幼鸵鸟禽痘鸵鸟鸵鸟禽痘Occur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Fowipox for Housing Young Ostrich YANG Song-quan 1 ZHANG Yi 1 SHI Yan 1 YOU Bin-jie 1 XIONG Tao 2 ZHANG Jing 1 YIN Su-hui 1 * (1 Chongqi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Chongqing 402460; 2 Rongchang Bureau of Animal Husbandry)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nlargement of the scale of housing ostrich,the fast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wipox become more andmore important.The clinical symptoms,rapid diagnostic,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of each type fowipox on housing you- ng ostrich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so as to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ostrich farmers. Key words ostrich;fowipox;clinical symptom;diagnosis;control measures 禽痘是类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病毒性传染病,对鸡鸽鸵鸟的危害性较大,幼鸵鸟常患此病痘。1 各类型鸵鸟禽痘的临床症状 1.1 单纯皮肤型 该类型禽痘发病初期,先在头部无羽毛部发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并且很快增大变为灰黄色芝麻、绿豆大小的痘疣,常见于口角、眼睑和耳孔周围等处。有的结节数目较多,互相融合形成大的棕黑色干燥的痘痂,在翅、腿内侧和肛门等无羽毛部位也会出现痘痂,但病变不太明显。全身症状很轻,眼睑发生痘疹的,其表面粗糙不平,由于皮肤增厚,可使眼缝完全闭合,如有细菌感染,初期呈卡他性结膜炎进而出现大量的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剥去痘痂,露出一种出血的陷凹。痂皮脱落后形成平滑的灰白色瘢痕而痊愈。如病变范围大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不佳,病程一般为15~40d 1.2 黏膜型 该类型禽痘又称禽白喉,因其主要病变表现在咽喉、口腔、气管黏膜表面生有痘疹,最后炎性物和坏死的黏膜形成1层白膜。白膜堵塞口腔或咽喉,白膜剥离后出现红色溃疡面和出血。轻者躁动不安或叫声嘶哑,甩头咳嗽;重者吃食、呼吸均困难,张口呼吸,本类型病鸟多窒息死亡。 1.3 混合型 此类型是上述2种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有些病毒还侵害鼻和眼的黏膜,引起鼻炎和眼炎,面肿流涕。 2 流行病学 禽痘病毒通常存在于鸵鸟落下的皮屑、粪便、喷嚏或咳嗽等排泄物中,传染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某些吸血昆虫,特别是蚊子能够携带病毒是夏秋造成幼鸵发生禽痘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实验室诊断及疫情处理 实验室快速确诊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如PCR、LAMP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 为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实行“加强饲养管理、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一是免疫。采用翼翅刺种法对鸵鸟进行免疫接种疫苗预防鸵鸟痘病,一般对4~62~57~10d10~14d[1-2]。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水平。根据《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15号令)的要求,鸵鸟的生产、饲养、经营等场所应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即必须符合相应的防疫条件,饲养场控制人员出入,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定期做好育雏舍和用具的清洁消毒,以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进行约束[3-4]。及时扑灭、驱赶蚊、蠓等吸血昆虫。三是引种检疫。严格遵守检疫制度,国内异地引入种禽时,应当取得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免疫接种证明,同时具备检疫合格证明,并且经引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核批准坊刻引进。四是监测。一方面,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强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养殖场应详细记录好死亡鸵鸟禽痘发生情况,主动接受检查,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 4.2 治疗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药物,对病鸵鸟的治疗只能采取对症疗法。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消毒灭菌工作,以防人为扩大病原的传播。一是外用药。先用消毒的镊子剥离痂皮,然后用0.1% KMnO4溶液清洗,清洗1~22%碘酊消毒创面。如鸵鸟眼睑肿胀,先用0.9%生理盐水冲洗,再

文档评论(0)

pvw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