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刺血拔罐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docVIP

大椎穴刺血拔罐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椎穴刺血拔罐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doc

大椎穴刺血拔罐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 卢桂强 (河北省昌黎县妇幼保健院, 秦皇岛066000) 〔关键词〕颈椎病 放血疗法 针刺疗法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2007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大椎穴刺血拔罐为主结合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最小者32岁,最大者65岁。病程一年以内者23例,一年以上者42例。其中神经根型38例,椎动脉型27例。中医辨证分型:①风寒湿型: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白,脉弦者28例。②气滞血瘀型: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弱者16例。③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滑者6例。④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空痛,伴耳聋耳鸣,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耳赤,舌红少津,脉细弱者8例。⑤气血亏虚型: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脉细弱者7例。 65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颈椎病诊断标准。且经过颈椎X线正、侧位及双侧斜位摄片和CT检查证实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前曲减弱或消失或后凸,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表现。排除颈椎结核,肿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2治疗方法及观察方法 2.1选取主穴:大椎、大杼、悬钟、后溪。 2.2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主穴取大椎穴,充分暴露穴位,用2%碘酊以大椎穴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然后用75%酒精脱碘。术者戴无菌手套,采用梅花针叩刺出血,取直径为6cm的中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火罐吸附在大椎穴上,此时血液涌出流入罐内,5分钟后罐内血液达到30ml时起罐,无菌纱布清除血液,覆盖无菌纱布24小时。大杼、悬钟、后溪及配穴:风寒湿型取外关,昆仑;气滞血瘀取支沟,膈俞;痰湿阻络取列缺,脾俞;肝肾不足配命门,太溪;气血亏虚取肺俞,膈俞。选用0.3mm×40 mm的不锈钢毫针,穴位常规消毒,针刺后行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40分钟。每间隔2日行针1次,3次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2.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观察3个月未见复发;显效:原有颈、肩、背痛等症状消失,仅在某些诱因下发作,颈、肢功能改善;好转:原有症状、体征较前有所减轻;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3治疗结果 本组65例经治疗2个疗程,痊愈45例,占65.2%;显效:12例,占18.5%;好转:8例,占12.3%;总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张××,女,54岁,2008年6月就诊。自述右颈肩麻木半年多,逐渐加重。自服止痛西药,中药汤剂后痛不止。近半年疼痛加剧昼夜不安,伴前臂及右手指麻木,影响日常生活,气候变化时疼痛加剧。查:颈部活动受限,后伸尤甚,颈5—7椎体右侧旁压痛明显,前臂及手指放射,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颈神经根牵引试验及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该5—7椎骨质增生,该5—6椎间隙变窄,6—7椎体之间形成骨桥,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属风寒湿型,经大椎穴刺血拔罐,大杼、后溪、悬冲、外关、风池穴3次后麻痛减轻,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诊一年未复发。 5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颈椎病属痹证范围,《灵枢·杂病》云:“……邪在肾,则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及颈肩项痛,时眩……”这段经文的描写说明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有此病发生。本病多因中年以后气血渐衰,腠里空虚;加之颈部长期劳损,风寒湿邪趁虚而入或痰饮、淤血凝滞颈部经脉,气血闭阻,经脉不通,颈部筋骨失养而发为本病。大椎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别名百老。督脉为“阳脉之海”, 总领诸阳经,气血经络由此而过 。本穴《图翼》云:“为骨会,骨病可灸之”;《针灸大成》记载:“主治五劳七伤……颈项不得回顾”;《循经》云:“诸虚百损……一切项背强肩膊急、百节酸痛”。依据上述文献记载和“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理论而选取大椎穴。大杼为八会穴之骨会,针之可改善颈椎局部水肿,解除神经刺激;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有补髓壮骨、通经活络的作用;后溪属于太阳小肠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是:起于后溪,沿小肠经上行于腕部,从尺骨小头直上,沿尺骨下缘出于时内侧,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颈部,绕肩胛交肩上,在大椎穴与督脉相交。因此后溪治颈椎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的应用。在大椎穴进行刺血拔罐应用 “宛陈则除之”理论有化瘀通络之功。配合余穴针刺增强疗效,从而达到行血祛瘀,疏通经络,振奋三阳与督脉,使颈部静脉疏通,气血通畅,筋骨得养而诸症皆除。 第一作者:卢桂强(1975—),男,汉族,河北昌黎, 主治中医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疑难杂症。手机:1308188216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vw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