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思的力量有多大,教育就能走多远.doc
反思的力量有多大,教育就能走多远
北京市十一学校 刘艳萍
一篇学生征文
“我们不喜欢像木偶或者道具一样被老师刻意点缀在活动的某一处,不喜欢目光呆滞、神情木然的听大人们没完没了的讲话,不喜欢总怕我们在活动中出差错而一遍又一遍地教导。我们喜欢自己策划、自己创造、挑战自我、充满新奇的教育。”这是2005年春天,我读到的一篇学生征文《这样的教育,我们喜欢》,不免扪心自问,学生不喜欢的事情,我们到底做了多少?我们的教育究竟给孩子留下了什么?
几年前的我,还没有那样一种深邃的自觉去想清楚这个问题,但能隐约感到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什么。缺少了什么呢?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渴望个性的张扬,他来到学校,渴望获得身心的愉悦,渴望这个校园能够鼓励他思维的创造。这些应该是培养一个学生独立想法的基础。
反思归反思,但我马上又恢复到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身份质疑自己的反思:
个性张扬,不服管,乱了规矩怎么办?
身心愉悦,不思进取,教学质量怎么办?
思维活跃,不听话,挑战师道尊严怎么办?
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多的学生,不严抓,如何保证井然有序?不训导,如何掌控学生的成长?
一想到校园的有序规范是大事,反思的力量弱了下去,又开始扎在具体事务里忙碌起来。然而那年秋天,百度贴吧上的一个帖子,让我的思想又开始陷入痛苦的反思中。贴吧是一个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发牢骚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听到学生真话的地方。有些同学针对我的管理方式,竟然说“看到她我就能难受”、“整天给我们布置任务”、“多无聊的一个人啊”!说实话,作为一个一直以自己职业为傲的教育者,我很难过,我们每天从早忙到晚,竟然让学生感到他们在被安排,被管教,让学生感到无聊和讨厌。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我愿意自己做的事情变得这么没有价值吗?所以,要改变的,一定是我们。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陷入痛苦的自问中:
如果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学生进入学校,接受的是教育,还是管理?
如果泯灭个性,整齐划一,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学校教育和工厂批量生产有什么区别?
如果把学生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一步看做是教育的成功,那为什么会有钱学森之问?
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观念上痛苦挣扎,实践上,我不知道路在何方,只能原地踏步。
丢掉“俗不可耐”的教育
2007年10月,我迎来了自己教育实践的转折点。
记得那年10月份,学校承办一个市区级活动,和学校体育馆的开馆仪式结合在一块,我设计的方案是:
八个环节的活动,有5项都是领导在忙乎,没有学生什么事。刚接任学校校长的李希贵校长看后,轻轻地说了四个字:俗不可耐。我当时傻掉了,那时和他还不是很熟悉,自尊心很受挫,也有点不服气,自己是当团委书记第一年就获得北京市优秀团干部的人,水平有这么差吗?当校长追问我以下三个问题时,我知道,我没有什么可委屈的。
教育的对象到底是谁?
教育要留给学生什么?
什么样的教育学生喜欢?
我发现这些正是我一直痛苦的问题,我虽然想过,但都以各种理由逃避解决。现在,是再也逃避不了了,我必须迈出探索的第一步。
经过一夜的思考,我又拿出一套方案给校长看:
六项议程,其中4项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校长点点头说,嗯,有点想法了。这个事件让我明白: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并创造自己的价值。
“让学生成为有想法的人”,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在2009年全校教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十一学校行动纲要》草案中出现了。经过一年多的全校师生大讨论达成共识,成为共同的教育信仰:学校着力于培养志远意诚、思方行圆,即志存高远、诚信笃志、思想活跃、行为规范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
培养目标明确了,我又陷入对教育新的追问中:
怎样实施不被拒绝的教育?
怎样让学生喜欢我们的教育?
怎样培养有想法的学生?
“王牌活动”滑铁卢的启示
一次教育活动的诊断,带给我非常珍贵的启示。
作为学校王牌活动的“十佳中学生”颁奖典礼,竟然在2008年“你最喜欢的校园十大活动”问卷调查中,由去年的第四位一落千丈,别说前10名,连前20名都见不到踪影。这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王牌活动”,耗费的人力物力十分巨大,场面也非常隆重,去年大家还那么喜欢,一模一样的东西,怎么今年就不买账了呢?我开始学习运用诊断的办法,来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
调查结果非常明确,作怪的就一个字“新”。原封不动地复制流程,无论我们组织活动时多么用心,只要没有了“新”字,就不会吸引青少年的心!
因此,必须重新开发和改造我们的教育课程。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第39条:实施不被拒绝的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的重大教育活动都尽可能办成学生的节日,并使学生终身难忘 。
是呀,终身难忘的活动,学生怎么可能拒绝呢。但要做到让学生终身难忘,谈何容易。于是,我们进一步思考:活动的“新”,需要创意,而创意必须来自校园民主。“拥有一个好主意的最好方法是拥有许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月考试卷【参考答案】.doc
- 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全日制本科生招生章程.doc
- 华东政法大学章程.doc
- 华东理工大学2015级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招生通告.doc
- 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5级新生报到入学须知.doc
-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检测审核表.doc
- 华中师大课标版.doc
-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工程原理》考试大纲.doc
-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doc
-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2015年下半年课表.doc
- 基于创新策略的单机分批排序新模型构建与效能优化研究.docx
- 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策略与评价体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云计算与AI的小学英语口语训练平台性能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自然现象”观察与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主题式复习课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课堂中校园花卉观赏价值的探索与利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英语课堂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数字资源批判性应用能力评价与教学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海船船员考试《定期船运输题库考点》模拟练习卷_0.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