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和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前景.pdf

微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和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前景.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集 微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及 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前景 熊德鑫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微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一)关于益生剂的药理学研究 1.益生剂最重要的特点是能自我生长和繁殖的生物制剂,达不到群体平衡的原则。 2.益生剂受消化道酶、胆盐、胃酸及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和胃肠蠕动的影响,上述因素可直接影 响益生菌的定植数量和定植抗力(CR)。 3.益生剂对胃肠黏膜的黏附及分怖直接受肠内容物及胃肠时蠕动的影响,可以从粪便回收。 4.主要给药途径: (1)口服(2)局部栓剂(3)最近出现皮下和静脉给药的制剂如美国的B一葡聚糖制剂。 (二)关于生理性真菌制剂的研究 1.伯拉德酵母菌制剂是第一个用在人体的生理性真菌制剂,它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为72h,不 存在群体平衡的原则,其粪便回收率为10%左右。 2.影响伯拉德酵母菌的药代动力学的主要因素包括: (1)肠道微生态状态; (2)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的应用; (3)膳食纤维饮食对伯拉德酵母菌的生物利用度的影响较大。 (三)共生菌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共生菌多为兼性菌,活菌数量大,多表现为互生和助生,部分为协同拮抗。 2.共生菌制剂参与调整肠道正常菌群包括参与代谢调节作用在内,因为共生菌制剂含有丰富的 消化酶。 3.在防治炎症性肠病方面,更多的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实现的。 (四)关于免疫学机制的研究 1.抗原提呈及识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尤其是dendritecells,即DCs树突状细胞,及APC和M 细胞等。 (1)关于树突状细胞DCs是近10几年来免疫细胞的重要发现。 (2)在摄取抗原或受到sT后,未成熟的DCs细胞开始分化和成熟,成熟的DCs细胞开始表达 高水平的MHCⅡ类分子,并sT分子和黏附分子。 (3)在外周淋巴器管提呈抗原。激发T细胞应答,作为专织的APC、DC细胞能够给Th0细胞提 供信号,启动或调整免疫应答。 (4)DCs细胞具有异质性,肠道中的DCs细胞抗原提呈和分泌细胞因子方面具有其特殊性。 (5)DCs细胞是抗原和机体免疫反应的总机关之一,它完全决定机体免疫反应和免疫耐受的发 生,它是近年免疫机制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是研究免疫机制的钥匙。 2.关于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 (1)有两条对可溶性食物抗原进行提呈的途径而诱导免疫耐受的发生: 一是可溶性食物抗原由肠道局部的APC细胞提呈或PP结中的DCs细胞提呈抗原时,在缺少炎 症刺激的情况下有助于免疫耐受的发生; 二是肠上皮细胞(iEC)提呈食物抗原时,iEC表达了MICI和Ⅱ类分子,但缺泛协同的刺激分 ·2· 第十届全国微生态学学术会议 子,在抗原提呈给iEC时,缺泛共同刺激分子的作用,而诱导T细胞的无能性。 (2)关于肠道菌群耐受性的研究,目前认为肠遭中CD4+T细胞能正常识别局部共生菌群,但它 们的反应能够被局部的调节性CD;T细胞以及IL—10和/或TGF一13等抑制。 3.关于APC、DCS细胞及M免疫细胞比较研究 (1)M细胞属于肠腔中的抗原摄取细胞,具有游走性,不能加工和降解抗原; (2)APC细胞是肠黏膜基底层的抗原摄取和提呈细胞,是主要进行抗原的加工细胞; (3)DC。细胞是目前已知最活跃最强的APC细胞。 4.益生剂引起免疫功能的提升是通过DC。细胞表达的DC。细胞摄取、提呈和处理抗原后刺激未 成熟的DC。细胞开始分化和成熟,成熟的DC。细胞表达高水平的MHC11分子再刺激免疫分子和黏附 分子,或DC。细胞发生生物转移携带抗原信息经淋巴管或小血管到达外周的淋巴器官提呈抗原激发 T细胞应答。 (五)关于生态营养的研究 1.关于营养 2.生态营养 3.益生原属于生态营养物质 4.食物网和营养水平 5.生态营养物的应用 二、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一)肠道微生态学 (二)肠道微生态学向消化内科的渗透(交叉) 1.过去对胃肠道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主要是从胃肠道生理结构及其功能改变即病理变化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