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究.pdf

2005 年 3 月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Mar 2005 第 15 卷  第 1 期 China ’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 hy Studies Vol15 No 1 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究 李德元      明清时期 ,中国沿海地区很多居民以不同方式纷纷移居和开发中国近海海岛 ,使中国近海海岛 的开发由传统单一的开发模式开始向以渔业 、农业 、海上走私贸易等为主的多样并举的开发模式转 变 。本文对明清时期海岛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并就海岛开发模式的差异性及原因提出一些自己 的看法 。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海岛开发  开发模式 作者李德元 ,1967 年生 ,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马列部讲师 。地址 :厦门市 ,邮编 :36 1005 。 早在上古时期 , 中国沿海地区就有一些居民移居近海海岛 ,海岛的开发初现端倪 。但由于 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对海洋和海岛的认识只能是“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不可能 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岛的开发只能表现为传统单一的模式 。直到明中叶以 后 ,岛屿的开发才由传统单一的模式向以农业 、渔业 、海上走私贸易等为主的多样并举的开发 模式转变 。关于明清时期海岛的开发模式 ,学术界研究较少 ,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 以期能抛砖引玉 。 —、渔业开发模式 我国近海岛屿大多为面积较小的海岛 ,淡水等资源缺乏 ,有些海岛尚能作为渔民的暂时作 业场所 ,有些海岛则不适于居住 ,完全没有开发的必要和可能 。因此 ,早期移民开发的海岛大 多为面积大 、资源较丰富、位置较好的海岛。开发的过程一般是 :先是渔民乘船出海捕鱼 ,捕鱼 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离岸较近的海岛 ,遂以此作为临时休息、修补渔船和渔具的地方 。假如该岛 比较大 ,又有淡水 ,人们就可能在岛上定居下来 ,渔汛来的时候出海捕鱼 ,平时则从事农业 、畜 牧业或盐业 ,我国沿海地区的许多海岛就是由渔民从事海上捕捞开始开发出来的。渔业开发 是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最重要的开发模式之一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 ) 一 渔场资源开发 我国沿海地区海岸曲折 ,多港湾 ,有丰富的渔场资源 , 自古以来渔业就很发达 。辽宁“复县 西南滨海 、土质瘠薄 ,其民多业鱼盐”; ① 崔正峰的《民国盖平县乡土志》云 :“盖平西南距海 , 皆 务鱼盐”;康熙年间的《新校天津卫志》云 :“河北和天津海去域百里 ,从无入寇之患 ,商出百万之 ① 《明经世文编》卷 363《钸民尽数归顺疏》。 — 70 — 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究 ① 课 ,民获兴贩之利 ,乃鱼盐之薮也”; 山东青 、登 、莱等处沿海居民“向赖捕鱼为生 。” 浙江“温 、 ② 台、宁波沿海居民以捕鱼为生”。 据 1948 年出版的《浙江经济年鉴》记载 ,浙江沿海的传统渔 场有六处 :飞云江与鳌江口之南北麂 ,瓯江口外之玉环群岛 ,椒江及金清港台州列岛 ,三门湾外 之南田及鱼山 ,象山港外之韭山列岛 , 甬江及杭州湾外之舟山群岛。福建沿海以金门岛及厦门 岛、澎湖列岛附近渔场开发较早 。琼州“岛畔渔艇亦伙 , 皆以坚重木材为之 , 以代中国常有之松 木小艇也 ,每年渔季 ,诸艇皆出行两月 ,常离其岛至七八里 , 以采海参剥 瑁 、晒鱼翅 。其所渔 者 ,常在中国海东西部浅水滩之间 ,出渔恒在西历三月 ,能望见北向海岸 。每船仅用一二个舵 工 ,并数翁清水而已。诸艇皆进至爪哇近诸大浅上 , 陆续渔至六月初始归 ,各积其所有以为 ③ 货”。 因此 ,早期移居海岛的人多数以渔业为生 ,渔业生产在当时移民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 重要的地位 。 江苏“西连岛 ,水势较深 ,大渔船随时出入 ,设遇飓风骇浪 ,多可趋避于此 ,为江苏第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