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 罗 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 ??? 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了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科学院邀请去苏联访问.同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等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
?
华罗庚的故事
1910 年 11 月 12 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 “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 ” 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 “23” 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 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难忘的回忆
作者:华罗庚
一 那是 70 年代初一个深秋时节的夜晚。会客室里两个人在倾谈。在一张方桌的两边,随着谈话的深入,两人越来越凑近到桌子的一个角上。孙儿女们也知趣,提前睡觉去了。 “你可否谈谈这几年来到乌蒙山区、大渡河畔、白山黑水,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情况和体会?”客人的诚挚、关心、支持、细致入微的态度感动了我。我觉得有千言万语要讲,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对我自己来说,这曾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书斋和教室是我的天地,特别是一个单科独进、自学出身的人,数学总算学了一点,而其它学识可以说一无所有。我羡慕那些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们。数理化,天地生,都有起码的常识。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不容易跨出的一步呀!但事实上也不是想像中的那样困难。因为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事,与群众有了共同语言,共同心愿,众擎易举,众志成城,何况还有像今天和我坐在一起促膝谈心,关怀我、鼓励我、支持我、指引我的人呢!不正是他们爬雪山,过草地,靠小米加步枪解放了全中国吗?难道这一点困难,我们就无法克服?难道学术权威的浮名,反而妨碍了为人民服务的宏愿?能力有大小,莫以善小而不为!做一点算一点嘛。 当然这不是我当时所谈的原话,而是当时谈经历时涉及到的实际原则。客人在静听着,不时提出问题。我们的心在共鸣,脑在同想,越谈越深。他突然提到了一个问题:今后你的工作打算是什么?我因思虑已久,脱口而出,提出了解 2 个字: “ 大统筹,广优选,联运输,大平衡。 ” 客人沉默了片时,看得出他在用心思索。 “ 我赞成你的方向和到实际中去找课题的道路。但是你所提到的 12 个字,能不能改动一下?其中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一切事物在发展,所以最后三个字可否改一下? ” 他态度平易近人,用的是商量的口吻,并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则性方面来帮我思考,启发我自己修改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6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 Section A课件 (新版)仁爱版.ppt
- Unit 6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 Section B教学案(无答案)(新版)仁爱版.doc
- Unit 6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 Section B课件 (新版)仁爱版.ppt
- Unit 6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 Section C教学案(无答案)(新版)仁爱版.doc
- Unit 6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 Section C课件1 (新版)仁爱版.ppt
- Unit 6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 Section C课件2 (新版)仁爱版.ppt
- Unit 6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 Section C课件3 (新版)仁爱版.ppt
- Unit 6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 Section D教学案(无答案)(新版)仁爱版.doc
- Unit 6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 Section D课件 (新版)仁爱版.ppt
- Unit 6 Topic 2 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 Section A教学案(无答案)(新版)仁爱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