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iFi无线城市与乡村宽带覆盖所面临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思考.doc
WiFi无线城市与乡村宽带覆盖所面临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思考
壹、WiFi无线城市与乡村宽带覆盖所面临技术问题
WiFi无线系统成功的被大众所接受,着眼于室内或室外Hotspot热点的无线覆盖上网应用,人们不再被有线网络所牵绊着,移动上网与相当的带宽,让使用者毫不迟疑的接受WiFi无线的洗礼。
很快的,WiFi无线技术尝试应用于城市与乡村宽带覆盖,被无线设备商、系统商、营运商一窝风的过度渲染商业或应用价值,一时之间全世界无线城市架设计划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但是当时的WiFi技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很快的无线城市覆盖项目陆续失败收场,让人对WiFi无线城市覆盖的未来市场应用产生疑虑。
WiFi无线技术问题:
硬件处理能力不强,无线系统运作不稳定,可靠度受质疑
硬件处理数据流技术有瓶颈,造成无线讯号不稳与掉包问题
骨干带宽技术不行,造成骨干带宽严重不足
骨干数据流技术不良,造成通信时延问题
多模、多频、多信道技术不够,造成骨干与覆盖产生架设冲突
信道不足或覆盖区信道干扰问题严重
无法真实提供Roaming漫游功能
过度相信高功率覆盖,造成城市覆盖干扰问题增加
因无线技术问题,产生架设系统落地点过多问题
因无线技术问题,造成无线网络系统过于复杂,产生架设、调适、网管、认证、收费营运等问题
无线讯号优化技术欠缺,造成覆盖区上网人数一多,互抢联机优先级与带宽降低问题
无线带宽管理技术欠缺,造成覆盖区上网人数一多,带宽吞吐量严重降低
无线技术能力过于神化,造成系统架设与营运效果大打折扣
对无线讯号穿透能力过度乐观,造成覆盖效果不如预期
部份无线城市覆盖项目,采用非电信级的无线设备,却期望扮演比电信设备更多的服务,造成更多失败的案例
贰、面对WiFi无线技术问题,虚心严肃的提出技术解决方案
面对WiFi无线产业所面临的严竣问题,身为资深产业界一员的我们,无不痛心与婉惜,更觉得该有所作为。早在1999年我们就拥有无线Mesh高速移动技术,只是在技术层面上,过度修改了硬件与软件核心技术,造成系统成为非标准的WiFi无线系统,无法普遍应用于市场及使用者端。
几经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的苦思论辩与创意研发下,终于在2004年开始提出包含:
1.Daisy Chain连续跳台不间断带宽低耗损技术
2.Dynamic WAN/LAN Interface动态WAN/LAN接口设计
3.Multiple Modules RF Band 多模块多信道数据流技术
4.Trunk加倍带宽与传输优化技术
5.DC-Mesh 跳台骨干多路径无线网络
6.High Speed Roaming高速漫游技术
7.High Speed Handover高速换手技术
8.其它无线讯号优化与带宽管理等技术
从2004年开始,我们先于全球室外无线市场进行全面的实战无线系统验证,陆续在无线大带宽骨干、高带宽城市覆盖、大带宽远程无线监控取得电信集团与监控业界的认可,进一步于2007年在中国导入远程高速移动无线监控系统与高带宽城市覆盖WiFi Phone应用,证实了WiFi无线系统的技术,不是不可行、不可为,而是要用对无线技术、用对无线系统。
对于既有的WiFi无线技术问题,我们严肃的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WiFi无线技术问题 我们的解决方案 积极作为 1. 硬件处理能力不强,无线系统运作不稳定,可靠度受质疑 1.采用电信级硬件处理核心
2.采用高容量具备份能力的内存、暂存
3.采用插卡式多模块、双频率设计
4.采用耐高低温强的工业级电子组件
5.防尘防水机构设计强化
6.加强环境耐受测试
7.连接端口类军规防爆防水设计
8.特制连接以太网线订制 1.CPU采用Intel IXP 425 533MHz
2.SDRAM=64MB、Flash=8/16/32MB
3.802.11a/b/g RF Card * 3
4.-40~70℃ (价格贵三倍以上)
5.IP68M水下一米以上送电测试
6. -40℃冷开机、日照测试、高低温循环测试等
7. MIL-C-5015 IP68 Cat-5以太网线接口
8.加强端口接地、隔离包覆、抗UV、耐低温 2. 硬件处理数据流技术有瓶颈,造成无线讯号不稳与掉包问题 1.电路设计强化隔离
2.电路设计强化防突波
3.多模块硬件电路防干扰设计 1.无线讯号电路进行特殊隔离设计
2.除搭配PoE具防雷外,电路设计亦考虑进去
3.多模块硬件电路设计防干扰组件增设 3. 骨干带宽技术不行,造成骨干带宽严重不足 1.多模块骨干设计
2.双频无线设计
3.Daisy Chain连续跳台带宽低耗损技术
4.Trunk加倍带宽与传输优化技术 1.3300AG有3RF模块,具3倍与3方向骨干能力
2.采用802.11a/b/g双频无线设计,让架设使用更具弹性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