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7年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必修四第一专题 专题测评-苏教版.doc
07年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必修四第一专题 专题测评-苏教版
专题测评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椟(dú) 颛臾(zhuān) 豁然开朗(huò) 卓有成效(zhuó)
B.诬蔑(wū) 芜杂(wú) 义愤填膺(yīng) 祸起萧墙(xiāo)
C.忧患(huàn) 特殊(chū) 不可估量(gū) 无济于事(jǐ)
D.菁华(jīng) 湮没(yān) 纷繁错杂(fán) 骇人听闻(hài)
解析:C项,“殊”应读“shū”,“济”应读“jì”。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蛛网 驱逐 社稷 分崩离析
B.磐石 渎罪 镣铐 养生丧死
C.炽热 肇造 签署 浅尝辄止
D.缔造 束缚 后嗣 永垂不朽
解析:B项,“渎罪”的“渎”应写作“赎”。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B.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C.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相依为命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D.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解析:“相依为命”是指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用在此处不当。应改为“息息相关”,这样才与句意吻合。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三次直呼“求”,突出了孔子对冉有的观点和做法深恶痛绝。
B.孟子善用比喻,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C.我们不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D.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解析:C项,否定不当,使句意相反,应把“不相信”改为“相信”。
答案:C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5.“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为何不用“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作者不忍说出“停止呼吸”,反映了失去战友的悲痛之情。
B.因为主语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为突出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D.“停止思想”比“停止呼吸”说法新鲜,给人印象深。
解析:首先,“停止思想”就是“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的意思。在这里作者采用讳饰的手法。其次,这句话表达的主要意图不是判断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而是突出这位伟人停止了呼吸,以表达对伟人去世的悲痛之情。
答案:A
6.对第二段第一句话中两个“对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集中体现在两个“对于”所涉及的方面。
B.前一个“对于”是就马克思亲自参加并领导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而言的。
C.两个“对于”涉及马克思的两大方面的贡献,其位置可以互换。
D.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两个“对于”的内容展开,因而此句是全文的纲。
解析:两个“对于”的位置不能互换,它与后面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是对应的。
答案:C
7.“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这个短语似乎不写也行,但作者写上并放在前面,其作用是( )
A.强调马克思的发现,比达尔文的发现意义更重大。
B.突出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伟大意义。
C.说明马克思和达尔文一样伟大。
D.强调马克思和达尔文一样,经过艰苦努力才发现规律。
解析: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举世瞩目的,以此来类比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伟大意义。
答案:B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