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鉴赏与延伸题解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结合顾诗做类比分析→抓住顾诗表达情意的关键诗句说明其风格特征。 5.认识感悟 认识感悟,可以看做是阅读的一种“延伸”,即所谓读出自己。认识感悟往往离不开评价和体会。要保证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准确到位,需要有对作品的正确理解;同时还需要有适当的联想和有逻辑的判断,需要从历史角度去审视和用现实眼光去看待,学会辩证分析、区别对待,防止把话说满、说偏、说极端。 红 梅(2004年北京卷)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题目: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原答案: 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修改后答案: 苏轼赞扬林逋写梅花、皮日休白莲,是因为他们分别抓住了梅花、白莲的内在特点,写出了它们的神韵和精神品格,做到了神似。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和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和清雅。苏轼批评石曼卿所写的《红梅》,是因为他的“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没有写出红梅的精神品格。(189字)    答题思路: 指出赞扬的原因→ 结合例句分析→ 指出批评的理由→结合例句分析。 次石湖书扇韵① (2009年全国Ⅰ卷)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释]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 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 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 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 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 ,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题目: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 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 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 说明。 原答案: 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这首诗赞誉的是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是只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修改后答案: 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的是石湖美景。作者前去谒见的石湖居士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在此,所以,对石湖美景的赞誉也包含着对石湖主人的歌颂。范成大去职归隐,远离尘世,才出现“家住石湖人不到”的现象 。当年人追随,如今“人不到”,这其中的“人”必是指那些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作者写这些人在范成大去职归隐后不再登门造访,正是为表现他操守清介,沉醉美景,而这又与作者姜夔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182字) 答题思路: 由景及人,肯定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 结合范成大的身世说出对第三句中“人”的认识 → 谈出自己的认识。 题目:

文档评论(0)

海川电子书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