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输》课后练习(附纸订正).ppt
《公输》课后练习(附纸订正) 一、填空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名翟。《墨子》一 书相传为墨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著,该著 作是其学说的著作总汇。 2. 与鲁班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与墨子有 关的成语:墨守成规。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1.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给,替) 2. 起于鲁(起身,出发) 3. 夫子何命焉为(教导,告诫) 4. 愿借子杀之(凭借,依靠) 5. 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6.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从来) 7. 再拜(第二次) 8. 有余于地(在) 9. 将以攻宋(用) 10.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制造)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用(它) 去攻打宋国。 2.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你崇尚仁义不肯帮助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甘心 (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说是明白类推的道理。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四、内容理解 1.《公输》写墨子劝阻公输班停止攻宋的故事,反映了墨子“非攻”的思想和实践精神。 2.墨子认为楚国不应该攻打宋国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① 宋国没有错误;②楚国并不缺少土地。 四、内容理解 3.墨子是怎样使公输盘理屈词穷的? 墨子首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的话。接着墨子抓住这句话,指出攻宋“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撕下公输盘“假仁假义”的虚伪面具,使得公输盘不得不服。 四、内容理解 4.根据文中具体语句,你觉得公输盘是个怎样的人? 从选文看,公输盘是一个虚伪的人。他标榜自己“崇尚仁义从不杀人”,拒绝墨子的请求,但是却“为楚造云梯之械”,发动不义战争,他的言论和他的行动矛盾至极。 四、内容理解 5.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B.墨子依次从“智、强、仁、忠、知类”五点驳斥公输盘,使他理屈词穷,不得不服。 改为:依次从“智、仁、忠、强、知类” 《安塞腰鼓》分层作业(第29-30页)红笔书上记答案 6. 根据拼音写汉字 7.解释句子中的词语 6. ①瞳仁 ②恬静 ③亢奋 ④冗杂 ⑤磅礴 ⑥战栗 7. ⑴ 晦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⑵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⑶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⑷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8. 指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排比) 2.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比喻) 3.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拟人) 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10. 作用题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使文章一咏三叹,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的赞美之情。 P30 提高题 第3题 3. 用一句话谈谈“安塞腰鼓”给你的感受。 给我的印象是: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是陕北人民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象征。 (注意:是一句话而不是一个词语或短语) 第4题 4. 《安塞腰鼓》中三个“使人想起”的段落,写的是人的联想。联想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⑴ 特点是豪迈、壮烈、深沉,与浑厚的鼓声、深厚的高原相应,有历史感。 ⑵ 从更广阔的时空写出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民族力量,以及作者对它无限神往。 第5题 5. 《安塞腰鼓》的开头和结尾都着意写了腰鼓的“静”。认真阅读第①-④段和第28-30段,说说这两处静景在全文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⑴ 开头写表演前的安静是为下文写表演蓄势;同时与后生击鼓时的激情形成对比。 ⑵ 结尾处对静景的描写,是用静来反衬闹,同时又借“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暗示新世界新生活的诞生,使主题得到升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wán zhànɡ fù yuǎn 完 雪仗 父亲 永远 zhú jiāo tònɡ léi追逐 郊外.ppt
- wáng 23 王二小.ppt
- wèi.ppt
- wú .ppt
- Wanda Department Store Co., Ltd..ppt
- Web Database Programming Week 6.ppt
- Webometrics网路大学排名机制.ppt
- Welcome back to school,my girls and boys!.ppt
- Welcome to English at Work高级职业英语 辅导教师:范慧玉.ppt
- Welcome to English Writing for BusinessInstructor Scott Song.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