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剂经方在临床上加减应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62. 7讨论 理中汤是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具有温阳祛寒,益气健 脾之功,是治疗中焦虚寒重症的方剂。即治疗里寒重症之方,里寒者,指寒不在 表,而在脏腑经络。其形成的原因颇为复杂,多由素体阳虚,寒由内生;或外寒 直中于里;或表寒不解而传里;或失治,误治而损伤阳气等,根据《素问.至真 要大论》“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仲景先生立温里之法,创理中汤,后人阎氏又 创附子理中汤,均有温里散寒之功效。又因里寒证有脏腑经络之别,病情有轻重 缓急之分,临床用药,又当根据病情表现,或温中祛寒,或温经散寒,或回阳救 逆,佐以行气活血,益气补虚等。诚如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马列主义活的 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理论的辩证施治,随证加减与之有异曲同功之妙。 浅谈温剂经方在临床上的加减应用 黄祥武 (荆州市中医医院荆州434000) 清·程国彭著《医学心悟》,根据《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 典医籍,悉心研究中医的治疗法则,力倡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临床一直沿用至今。 温剂经方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属于温性的方剂。《伤寒论》六经 分证、八法具备,然详于温法,略于清法,所创之温剂方如麻黄汤、桂枝汤、理 中汤等方,因其疗效卓著,被后人I临床习常采用,实为开温法临床应用之先河。 《金匮要略》一书,共用药物115味,而入方10次以上者有22味,其中属于温 药者12味,寒凉药6味,辛温药多于寒凉药l倍,后世医家李东垣重视脾胃阳 气,提出升阳益胃以及甘温除热的用药法度。王好古对阴寒证的病因诊断研究颇 深,倡导应用“返阳丹”,“霹雳散”等温药方剂。张介宾,赵献可,薛立斋等医家 临证擅用温药。王清任则把温药与活血化瘀药合用,使温剂的临床应用范围有了 更大的发展。 1温剂经方临床应用意义 温之为法者,益阳,壮火,祛寒也。四季寒热往复,阴阳交替,水火相济, 推动着世界上万物的生长变化和发展。阳气是宇宙间万物变化的动力。《素问生 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又云:“阴阳之 要,阳密乃固”。说明人体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都是阳气的作用。对此, 张介宾有云:“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 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万 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足见阳气对万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人体要保持 旺盛的生命活力,贵在气血充盛流畅,气血能生生运行不息,全靠阳气温煦。 临床搬萃 ..463.. 临床上,凡阳衰阴盛,或耗阳助阴,或禀赋不足,阳气虚弱,或寒邪侵袭人 体,损伤阳气而出现的种种病理变化和证侯表现,必须以温剂治之:或禀赋不足, 素体阳虚,或日久耗阳,阴盛阳虚,或寒邪侵袭,耗伤阳气,发为阳衰之证。寒 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凝滞,若寒邪侵袭人体,则腠理收缩,卫阳闭塞, 可出现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肢体屈伸不利或厥冷不仁,脉紧拘急等证侯表现, 治当温通为先;若寒凝气血不通发为疼痛者,首当温阳散寒;若阳衰气虚,寒由 内生,表现为恶寒喜暖,得温则舒,四肢不温,甚者,四肢厥冷,呕吐清水,下 利清谷,小便清长,体倦喜卧等机能衰退的证侯表现,则宜温补之法;若阳虚脾 弱不能统血,表现为肌衄、鼻衄、咯血、吐血、便血、妇女崩中漏下,当用温补 摄血之法;若阳虚气弱不能化气行水,表现为水湿停聚,证见痰饮、水肿、眩晕、 浆膜腔积液等表现,又当温阳化气行水。有研究表明:温性方剂和药物都有提高 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强基础代谢率,提高免疫功能和抗寒能力,促进血液循 环,改善人体机能状况,增强抗病能力,临床上对于机能衰退性疾病,风湿性疾 病,寒性疾病,慢性病,老年病以及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等,温剂经方随症加减 使用,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温剂经方是临床上治疗国际疑难病症常用而 有效的方剂。 2温剂经方的临床应用举隅 清代医家程国彭把温法分为温存、温热两类。他指出“然而,医家有温热之 温,温存之温,参、芪、归、术,和平之性,温存之温也,春日煦煦是也;附子、 姜、桂,辛辣之性,温热之温也,夏日烈烈是也。”由此看来,凡是阴寒之邪偏 盛,其症急重者,多用温热之剂,阳气偏虚,其症轻缓者,多采用温存之法。然 而,临床上所见病情复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