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药在皮肤病中医外治与应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邀演讲· 专家简介:邓丙戊,男,1946年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硕士生 导师。现任或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银屑 病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 中医杂志编委等。 197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跟随现代中医皮肤科奠基人赵炳南先生学习10余年,从事中医 皮肤科工作30余年,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颇有建树。对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银屑病、大疱 性皮肤病有独到之处,在皮科领域较有影响。获科研成果奖6项,获与中医外治有关的实用新型专 利3项。以第一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市级课题二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或参加编写论著 十余部。 鲜药在皮肤病中医外治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邓丙戌 鲜药是指用新鲜植物或新鲜动物的整体或部分组织或取其汁液经加工处理制成的外用药。 应用鲜药是皮肤病中医外治的特色之一。继承和发扬这一特色,可以进一步开拓皮肤病外治的 临床思路,并且有着广阔的科研及开发前景。 l 加工处理 1.1新鲜植物药 1.1.1将新鲜植物药洗净,直接外用。 1.1.2将新鲜植物药捣烂(保存其纤维)后外用。 1.1.3将新鲜植物药捣烂,然后绞取(或挤取)其汁液外用。 1.1.4将新鲜植物药切开(或掰开、折断),以其断面外用。 1.1.5将新鲜植物药剖开后外用。 1.1.6将新鲜植物药熬膏后外用。 1.1.7将新鲜植物药研粉后外用。 1.1.8将新鲜植物药去皮后,研粉外用。 1.1.9将新鲜植物药煅存性(或烧存性)后,研粉外用。 1.1.10将新鲜植物药嚼碎后外用。 1.1.1l将新鲜植物药煎汤后外用。 1.1.12将新鲜植物药磨水后外用。 1.1.13将新鲜植物药同饭捣成饼后外用。 1.1.14其他 1.2新鲜动物药 1.2.1将新鲜动物药洗净,直接外用。 1.2.2将新鲜动物药捣烂后外用:。 1.2.3将新鲜动物药切片后外用。 1.2.4将新鲜动物药煅存性(或烧存性)后,研粉外用。 1.2.5将新鲜动物药焙干后,研粉外用。 1.2.6将新鲜动物药烧灰后外用。一 1.2.7将新鲜动物药淹渍后外用。 1.2.8将新鲜动物药煎煮后外用。 1.2.9将新鲜动物药煮成膏后外用。 1.2.10将新鲜动物药取油后外用。 1.2.1l将新鲜动物药浸油后外用。 1.2.12其他 2用法及适用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戳药法、摩擦法、滴药法、热熨法、按摩法、腐蚀法、发疱法、涂药法、 敷脐法、敷贴法。这些用法的适用情况见表1 表1 鲜药的用法及适用情况 3注意事项 3.1应在使用时新鲜配制。 3.2配制好的药物应低温贮存。 3.3此类药物如已有霉变,切勿使用。 3.4对药物有过敏、刺激或毒性反应立即停用。 4古代文献应用举例 4.1新鲜植物药 4.1.1将新鲜植物药洗净,直接外用 (1)白荷花瓣 治唇疮:白荷花瓣贴之。(《外科证治全书》) (2)旱浮萍草 治头项以上癣:旱浮萍革生擦癣觉痛,起泡挑破,再擦三日,不见水。(《疡医大全》) (3)白梅 、 治唇疮:白梅瓣贴之,开裂出血者即止。f《外治寿世方》) 4.1.2将新鲜植物药捣烂(保存其纤维)后外用 (1)独头蒜 治冻风冻跟、冻耳,每逢冬寒则发: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日,用独蒜捣膏,日中晒热,在于遇 冬所发之处擦之,忌下汤水,一日共擦三次。(《外科正宗》) (2)紫玉簪花根 治肉刺:用紫玉簪花根,捣烂贴涂,以油纸盖之。(《医宗金鉴》) (3)大芋头 头上软疖,大芋头捣敷。(《外科证治全书》) (4)芸薹叶 ·2。 治游风丹肿:芸薹叶捣敷,即消。(《本草单方》) (5)黄杨木叶 暑月生疖。黄杨木叶捣烂,涂之。(《本草单方》) (6)牛蒡子草根枝叶、紫花地丁嫩叶 治翻花起肛:倘肛口硬,患孔深,取活牛蒡子草根枝叶,或取紫花地丁嫩叶,捣 烂涂入肛内,皆能拔毒平肛。(《外科证治全书》) (7)益母草 疖毒已破。益母草捣敷,甚妙。(本草单方》) (8)生萝卜 治火珠疮:生萝卜捣烂,将滴醋浸敷疮上。(《疡医大全》) (9)甘菊苗叶 治脓肿:外用甘菊苗叶,不拘多少捣烂,以滚水淋汁熏浸洗之。(《外科证治全书》) (10)木鳖子 治小儿丹瘤:木鳖子新者去壳。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