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于催化剂成冰性能检测新型等温云室.pdfVIP

一个用于催化剂成冰性能检测新型等温云室.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l一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主要研究成果 ·113· 一个用于催化剂成冰性能检测的新型等温云室。 苏正军1 关立友2 郑国光3 黄庚2 张纪淮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3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 摘要:文章介绍了新建的用于人工催化剂成冰性能研究的lm3等温云室。对该云室的主要结构、性 能特点,附属设备及实验检测程序进行讨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云室在我国原有检测云窒的基础上, 对其制冷及保温性能进行改进和优化,更适合于人工催化剂成冰性能的检测研究,为今后我国的人工影响 天气研究及催化工具、催化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更有用的工具。 关键词:等温云室催化剂成冰性能检测试验 l 引言 在当前及相当长时期内,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途径是在云和降水自然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和云系 部位,施放一些催化剂(如引人人工冰核等)改变云的微观物理过程或动力学特征,促使云和降水按人 们预期的方向发展,起到全面触发的作用,以少量的代价换取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在人工影响天气 研究及其外场试验作业中,人工冰核的研究及其成冰性能的检测就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项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 人工冰核的检测在人工影响天气研究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用于播 撒作业的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时对指导作业中使用催化剂量估算、催化剂适用对象一云体条件 以及催化工具、催化技术的选择(改进)都有关键指导意义。国内外用于人工冰核成冰性能研究的 检测云室也是特点不同的,如上表1列出。可以看出,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9601等温云室(简 称CSU云室),采用比较合理的实验程序,常被作为检测人工冰核的“标准”设备。我国先后自行 开发研制用于冰核成冰性能研究的96m3中型综合云室,2m3等温云室,3l便携式混合云室等系列 检测云室。它们各自有其结构特点及适用条件,不同情况下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缺少 可比性‘1.21。 表1检测成冰催化剂所用云窒性能一览表I参照游来光等D1。1999) *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国气象局云雾环境开放实验室共同资助。 ·114· 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上册) 世界各地检测人工冰核的成冰核率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其主体都是一个可以制造过冷云雾的 云室,但其容积有很大差别。对于不同大小容积的云室,在一次性造雾后,雾的维持时间与容积有关。 由于原有仪器设备更新改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研制开发了新型lm3等 温云室。该设备在原有检测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更利于操作,同时改进了云室的制冷和控 温系统,使该云室温度可长时间基本控制在定值。下面对该仪器设备的结构特征及主要参数作简单 介绍。 2仪器设备和主要参数 2.1新型云室的结构 新型lm3等温云室,如图1所示,由云室主体、制冷及温度控制系统、造雾系统、参数测量系统及 显微观测/录像系统等组成。云室主体内部高1-76m,内径0.88m,内积为lm3,云室底部有人孔,云 室壁由不锈钢板制成,附有夹套,内置主导流管,外敷保温层,最外层不锈钢板。云室壁及顶部开有实 验及仪器观测开孔。 图1用于人工冰核研究的新型lm3等温云室(a,实物照片b,云室结构示意图) 2.2云室的温度控制 该云室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我国原有系列云室的基础上,吸收它们的特点,在云室制冷、保温及温 度控制上进行较大的重新设计。 新型lm3云室的温度场通过其制冷和控温系统来实现(如图1所示)。它的工作原理借鉴96m3 中型综合云室制冷采用的双循环制冷方式,制冷系统冷却载冷剂,载冷剂用泵通过云室夹套循环冷却 S1一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主要研究成果 ·115· 云室。制冷系统包括两台压缩机组,当预置实验温度后,开机制冷。当系统接近预置温度时,关闭一 台机组,系统自动制冷并维持在一定温度变化范围中:制冷液温度低于预置温度时,系统自动启动加 热升温装置。表2中,T1为云室预置温度;T2为实验室环境温度;T3代表云室制冷前初始温度;T4 稳定后云室内温度。由上表2资料看出,通常情况云室制冷率优于0.1C/min,具有较好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