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联结点研究--文学史观的蜕变-研究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的心得.pdf
第31卷 第4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01_31No.4
2014年8月 JournalofSuzhouCollegeofEducation Aug.,2014
文学史观的蜕变
— — 研究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的心得
徐斯年
(苏州大学出版社,江苏 苏州 215021)
摘 要:史料学观要求以客观的态度全面掌握、审视、研究史料,特别是 “异质”的史料及其内部的 “潜隐信息”;要
求特别关注对持各A-~.N的 “联结点”。史料学观拒绝 “元叙事”。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应该、也曾经是平等的。
期待 “整合”之后,将有一部全景式的、真实的现代文学生态史。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史观;通俗文学;史料学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14
EvolutionoftheViewsoftheLiteraryHistory :
ThoughtsontheResearchintoM odernPopularLiterary History
XU Si—nian
(SoochowUniversityPress,Suzhou215021,China)
Abstraet:Thescientifichistorica1view requirespeopletowhollymaster,view andstudyhistoricaldatawithan
objectiveattitude.Astothematerialswithd‘ifferentessence”,itisnecessarytopayspecialattentiontothe“iointpoints’
oftherelatedparties.Thehistoricalscientificviewrejects“meta-narration”.Therelationshipsofdifferentschoolsof
litemtureshould.andusedtobeequa1.Itisexpectedthatafter “integration’.apanoramicandfaithfulecologicalhistory
ofmodem literaturewillcometobirth.
Keywords:modem literature;view ofliteraryhistory;poDularliterature;scienceofhistoricaldata
苏州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研究近现代通 深远 ,“文革 ”使其得到恶性发展 。它的要害殆可归
俗文学,始于1981年编纂 《鸳鸯蝴蝶派文学研究资 结为:全盘否定文化遗产和一切 “非无产阶级”的现
料》。1985年,《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获准国家社 实文化,倾 向于把一切 “非无产阶级”的作家、艺术
科基金重点立项之后,上述研究工作更加扩大并向 家及其文艺流派视为敌人和异端 。在这种史观的主
纵深发展。这一过程 ,同时也是反思、检讨过去中国 导之下,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被描述为新文学或革
现代文学史教研工作的过程 ,本人最大的心得 ,乃 命文学不断 向各种 “逆流 ”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的
在实现 了文学史观 的蜕变—— 由过去 的 “斗争史 历史。所 以,过去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中呈现的历
观 ”,蜕变为如今的“史料学”观—— “史学即是史料 史现场是很不完整、不够真实的,它被简单、粗暴的
学”,或首先是史料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