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建筑工程测量》习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建筑工程测量》习题及答案.doc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2、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y轴表示 东西方向。 3、确定地面点位的3个基本要素是水平距离、 、 。 4、水准测量时,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5、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支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 6、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 、 、 。 8、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物 观测、建筑物 观测和建筑物裂缝观测等。 9、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的任务是将建筑物的 和标高正确的向上引测。 10、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 、 、 和距离交会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量的基准面与准线分别是(D)。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水平面,铅垂线 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一般设在( )。 A、测区东北角 B、测区东南角 C) B、点的距离和角度 C,由于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A)。 A、大 B、小 C、可能大,也可能小 D、相同 5、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B)。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 C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 7、某段距离测量中,测得往测距离为48.000m,返测为48.016,则相对误差为( )。 A、1/2000 B C 8、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B C 9、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误差 D、真误差 10、等高线的密疏与地形之间有以下关系(A)。 A、等高线密集,则等高线平距较小,地面坡度较大,地形陡峭 B、等高线密集,则等高距较小,地面坡度较小,地形陡峭 C、等高线稀疏,则等高线平距较大,地面坡度较小,地形平坦 D、等高线稀疏,则等高距较大,地面坡度较小,地形平坦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竖轴竖直,水平度盘水平。(对) 2、测水平角读数时,若测微尺的影像不清晰,要调节目镜对光螺旋。(C) 3、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瞄准目标时,应瞄准目标的顶部。(C) 4、建筑总平面图是施工测设和建筑物总体定位的依据。( ) 5、在某次水准测量过程中,A测点读数为1.432米,B测点读数为0.832米,则实际地面A点高。(C) 6、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900。( ) 7、图上0.1mmm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即为比例尺精度。( ) 8、地面坡度越陡,其等高线愈密。(D) 9、尺的端点均为零刻度。(C) 10、在多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各层墙体的轴线一般用吊垂球方法测设。( )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 1、大地水准面 2、绝对高程 3、水准点 4、水准路线 5、盘右 6、竖直角 7、导线测量 五、计算题(第1题5分,第2题7分,第3题6分,第4题6分,第5题5分,共29分) 1、已知HA=358.236m, HB=632.410m,求hAB和hBA 解: 2、试计算水准测量记录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 测点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高 差(m) 高 程(m) 备 注 BMA 2.142 0.884 123.446 已知水准点 TP1 0.928 1.258 124.330 -0.307 TP2 1.664 1.235 124.023 0.233 TP3 1.672 1.431 124.256 -0.402 B 2.074 123.854 总和 Σa=6.406 Σb=5.998 Σh=0.408 HB-HA=0.408 计算校核 Σa-Σb=0.408 3、水平角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 ° ′ ″ 一测回角 ° ′ ″ O A 左 90 01 06 89 59 48 89 59 57 B 180 00 54 A 右 270 00 54 90 00 05 B 0 01 00 4、竖直角观测成

文档评论(0)

rfx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